急诊脑卒中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价值评定

2018-09-22 08:03翟晓燕校爱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7期
关键词:预见性急诊科总体

翟晓燕 校爱芳

脑卒中也叫做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科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脑卒中会让患者脑中的血液循环产生异常,具备突发特性,患者较易产生偏瘫与功能型障碍,患病与死亡的概率都在逐年上升,一旦救治不及时,则极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立即对患者予以治疗与护理尤为关键[1-2]。现阶段,在临床中,预见性护理是一大新兴的护理方法,这一护理方法是依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而予以预先的护理,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并提升患者的预后与生存质量[3-4]。本次研究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到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2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64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33例、31例;患者的年龄最大72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为(52.00±7.28)岁。实验组患者64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35例、29例;患者的年龄最大74岁,最小34岁,平均年龄为(54.00±8.25)岁。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反应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

(1)在接受了120的急救电话后,医护人员在电话之中对患者的各类情况进行初步了解,以SOAPIE型公式以对患者病情的高危情况辅以判别,并迅速备好相关的抢救药品及器械。患者到达后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加强交流,及时回答患者的疑问;同患者间构建优良的护患关系,提升其信任感与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对其亲属进行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

(2)为患者辅以吸氧,抬高患者头部20°~30°,以保证患者可以正常呼吸,并维持其脑部的血流量。指导患者进行咳痰及深呼吸,使其肺部获得相应的伸展。定期辅助患者翻身,轻拍其背部。对意识障碍患者,及时清理其口腔内的食物残留,呕吐物等;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舌后坠现象,及时发现并解除[5-6]。

1.3 疗效评测

借助医院自行汇编的调查问卷以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总体满意情况,总分100分,囊括了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大层级,十分满意:评分90~100分,满意:评分70~89分,不满意:评分≤69分[7-8];总体满意率:十分满意率与满意率相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总体满意率优于对照组,χ2=5.885 1,P=0.015 3。

3 讨论

急诊科即施行救治与治疗的一大科室,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较为急促,且病情过重,常常表现出一系列的恶心、头痛、上下肢的活动度降低,或者突然失语等症状,需要及时救治,如果没有为患者予以及时的救治与护理,患者较易产生生命危险,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立即为患者辅以具备针对性护理,以挽回患者的生命。为患者选取预见性护理,能够促使患者的自我效能得以好转,提升其对于治疗的依从程度。预见性护理能够预先依据患者极有可能产生的各类高危要素,对患者辅以多方面的护理,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预见性护理施行的关键目标即让患者获得立即的治疗与护理,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成效,减小各类并发症产生的概率,最后,促使患者的总体满意率、预后与生活质量均得以提高。

表1 比照两组总体满意率(n)

此次研究结果得出,运用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其护理后的总体满意率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运用于急诊脑卒中患者后,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促使患者的预后与生存质量等得以提升,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急诊科总体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