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谈高中数学课堂设计

2018-09-25 10:40孟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堂设计建构主义高中数学

孟影

【摘要】与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不同,高中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还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旧知识和经验,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从而发现新的知识和经验,由此获得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建构主义学习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转化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和指挥作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建构主义学习观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本文将针对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高中数学课堂设计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谈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数学;课堂设计;原则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是能夠与教师直接交流获取新知识的关键.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进行单调的知识讲解,而是应当让学生回归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让更多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强化重点知识,从而使学习过程更为优化高效.下面谈谈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中数学课堂设计.

一、基于建构主义谈高中数学课堂设计原则

(一)主体性和参与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学过程,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基于建构主义下的高中数学课堂设计,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充分体现,课堂的开展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定理或者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划分小组,让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引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点的疑问和看法,随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在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对课堂的把握,不能使学生做“漏网之鱼”,浪费课堂时间.

(二)主导性和组织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组织作用是学生学习效率的保证.建构主义教学课堂的设计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和组织,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在课堂设计时,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上的教学进度、节奏,活动开展方式和组织形式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还要适时进行引导和指点,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分层适应性

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水平和知识储备水平,在课堂设计时最好分层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发展特点.在教学时可以分层布置任务、设计问题,开展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活动,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基于建构主义谈高中数学课堂设计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

数学知识由于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学生们学习时往往“叫苦连天”,因此,在教学中要建立起一定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观察,刺激学生的主动知识建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贴合生活实际、数学故事、精巧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些衔接手段,能够激起学生的旧知识经验,使他们灵活运用旧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发现和吸收过程.比如,在进行“平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湖面、草原、桌面,当忽视了其细节上的差距,那么它就是一个平面.相同的,圆柱体、正方体的某个面都是平面,这些事物给我们的是怎样的形象?”学生根据已有的点、线的概念,从而归纳出平面的特征,即平坦、没有厚度、无限延伸.“两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线,那我们如何确定一个平面呢?”教师这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讨论中发现平面的确定方式.当学生得到答案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既然直线可以看成是点的集合,那么平面是否可以看作点或者直线的集合?我们如何用数学符号去形容这一集合呢?”通过给平面的α,β,γ等方式的命名,教师用教材和直尺演示线段与平面的关系,学生能够很快地推导出这样一个公理,即“如果一条直线上两个点在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探究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建构起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深入探究,划分小组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对数学问题和数学规律的深入探究和分析是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核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一层层表面问题被旧知识和以往的经验解决,剩下的问题核心也是学生学习的新知识.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自主探究中获得自我能力的提升,领悟到学习的本质.比如,在进行“函数单调性”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对于函数的图示来说,在某个区间,函数的单调性才能得以体现,学生都明白函数是y随x变化的函数,那么不同区间内的函数增减性是否一致呢?通过画图和交流,学生能够很快发现,函数在区间的单调性以及区间起止坐标的重要性,获得新知识的建构.

三、总结

总而言之,基于建构主义的数学课堂设计教学是课堂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升华,提升自己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条件.在高中数学课堂设计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发挥自身的引导性和组织性,带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行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使每名学生都能够获得数学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燕,张红军.论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设计[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48-152.

[2]涂荣豹.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质及其主要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1999(4):16-19.

[3]肖柏荣.建构主义观点下数学教师的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1996(4):37-41.

猜你喜欢
课堂设计建构主义高中数学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良好课堂,共同打造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