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8-09-25 10:25任林丽
赢未来 2018年3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课堂教学

任林丽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师如何立足教材,创新课堂教学策略?本文从教材研究、情境模拟、优化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中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下面着重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立足教材,落实课程理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的定义。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结合新课标精神,发现这个学科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如何积极利用好教材,引导儿童开展品德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品德与社会要重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的心态,教师要抓住学生童年生活的价值,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实现教材与生活的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模型,促进能力的发展。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品德与社会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类和儿童生活相关的活动为载体,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亲切的感受,容易和教材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单一的利用教材,而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实际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设计成活动教学的内容,通过搭建平台,将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从而突出教材的生活性,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得以发展。

二、活用对话教学策略,创设有效情境

对话教学就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中、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造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因此,对话是师生通过平等沟通,主动而富有个性精神地认识生活以及教材的活动。在对话中,学生被充分地视为具有独立生活见解的个体,教学则成为真正构建道德认知的过程。这样,学生对生活的讨论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他们因此而由衷地、现实地认识生活,并提高1、搭建平台,实施对话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搭建开放互动的对话平台,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发散,胸襟列加宽广,创意更加涌动,参与意识也更加强烈。可以组织辩论,也可以进行模拟演练等为学生搭建对话平台。

2、抓住生成,组织对话

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是师生其同完成的创造性活动,课前预设必须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开放性,教师需要根据掌握的学情,加上自己的经验进行构思。课中的“生成”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然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灵活实施预案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互动,从而构建新的认识,新的经验,新的情感的过程。

3、解读文本,关注对话

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某种意义说,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充分建构。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真诚面对,相互渗透。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渗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野,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因此,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要走出“教材至上”,而视教材为“新的活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与课文直接对话。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体验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与文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性的色彩的思想与言语。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生活化”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社会(社会)课这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需要用大多数学生熟知并具有浓厚兴趣且贴近生活,价值观正确的主题作为课程的着力点。由此就需要教师们在组织思想品德和生活(社会)课教学的同时,抓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喜欢并且认同课程,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去参与到课程中去。这种将知识引入生活,通过身边的事物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活动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社会(社会)课的教学中,必然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因此,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所有牵涉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时,老师应该尽量减少自身的理论灌输,做到立足教学的内容开设学生喜爱的活动,利用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经过实践验证,参与到这种开放的、创新的课程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3、多媒体教学法

在授课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生活中的快乐》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施来进行教学,立足于社会实践,把快乐的场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事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的板书转变成信息化时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让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满勃勃生机。

总之,儿童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关注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性。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紧扣教学目标,想方设法去创造符合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发现,培养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准,做适合于现代社会需要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 中小学学校管理, 2013年第10期

[2]曹文華、 试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情境教学[J]、 新课程·小学, 2012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