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的三剑客

2018-09-25 10:25洪明娜
赢未来 2018年3期
关键词:乡愁意境意象

洪明娜

诗歌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中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歌,都是作者情感与智慧的产物,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负载着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诗歌教学对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强化美的教育、培养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白居易《金针诗格》认为诗有“三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

这些特点决定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包含:朗读,解析意境,补白。

一、用朗读,品诗歌的韵律。

教育家朱熹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

朗读首先要读准字音,不要错读。其次是要分清句讀,处理好句中的停顿。要读出语气,不要唱读。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运用声音表情达意。如果用一字一顿的声调、千篇一律的语气来读,那就是味如嚼蜡的唱读。诵读形式多样,不仅可以图文并茂的配乐朗诵,而且形式多样的朗读:学生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老师范读。

老师在朗读在中起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如教《乡愁》,教师可以多次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初读课文时,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注意语速变化。让学生伴乐反复诵读。老师可以做“啊"字的变音指导,并适时点评:语速缓慢;多停顿,不直读长句。悟读课文时,提出要求:读出感情,确定感情基调。讨论中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节: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第二节: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节: 可是只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刻骨铭心的无法弥补的一生的伤痛了!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第四节:海峡浅浅,悲怆深深,期盼两岸骨肉团圆。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旷古的乡愁之泪啊!这一首诗层层推进,由前三节个人的乡愁到最后一节上升到普遍的带着民族、历史的乡愁。朗读提示: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朗读有助于传递情感。这样以朗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朗读,避免单一逐字逐句讲解。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二、析意象,得诗歌的意境。

意象派诗人休姆在《沉思》中的解释是:“诗人被一个景色所感动,他从这景色中选取特意的意象,写在不同的诗行里,并置在一起,用以暗示或唤起他所体验到的状态。”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词的艺术境界,意象构成了意境。

意象按其表达方式可分为: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如《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十个意象来表现凄凉萧瑟的秋天,营造出游子凄凉孤寂、悲秋思乡的意境。这首诗就是通过描述具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

意境是诗歌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中是必须花大力气进行通过分析意象解读意境。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师生课堂交流的平台,创造一种宽松、祥和、愉快的对话环境,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共同探疑、解题,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

如教《乡愁》,指导学生切己体察。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浅,对于本诗传达的家国情怀不能有深刻领悟。学生对“乡愁”这种情感的认识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造境,应着重指导学生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想景悟情,通过这些形象的事物来想象在什么时间,在哪里,何人在干什么事,他又能想到什么。这样切己体察,点爆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切实做到领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旨。经过提示讨论,学生互相补充,学生是这样解读第四节: 作者已是人生的暮年,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了!他站在高山向大陆眺望,耳边仿佛传来亲人的呼唤!想渡,却被那浅浅的海峡所阻隔!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的梦想,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天人永隔;这海峡的浩荡之水啊,怎比思乡之泪的多、深、重!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旷古的乡愁之泪啊!他还在想:现在还没有实现祖国的统一,但在不久的将来,台湾大陆一定会统一!正如雪莱所说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到那时,两岸骨肉团圆,让那喜悦的泪水肆意奔流“顿做倾盆雨吧”!所以海峡浅浅,悲怆深深。

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情,指向直接明确。

三、补白,明诗歌的神韵。

雪莱说:“诗可以解做想象的表现”。诗的语言精炼内涵丰富,虚中有实,空白”之中蕴涵着丰富的“象外之象”,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诗人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需要靠想像把诗意串合起来。 因此我们的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根源处挖掘“言外之意”, 将写景、叙事、情感、意境方面的空白一一填补出来,填补其“空白”,引导学生由此进入诗词的意境,真正读懂诗作。才能获得鉴赏诗歌所需要的美感。

利用补白激发学生的持续探究欲望,培养诗歌的审美情趣。在营造氛围上,手段可以多样化:通过别人的设疑营造浓郁气氛,让学生陷入沉思;通过音乐的参与,穿越时空界限,引发学生的思绪;通过画面的再现,让学生身历其境,恍如诗人本身,激起补白的兴趣等等。比如《十五从军征》,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意象,然后提出要求:根据诗句内容,结合插图,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描写了老兵遥望所感,有的加了心理描写“尽管我已看惯杀人如麻的战争,见过掉落在血泊中的残肢断骸,这消息如五雷轰顶。我被战争磨成铁石的心肠里最后一块被温柔占据的地方也要被现实剥夺吗?”有的多了环境描写“挥开挂在身上的柏叶,停在家门口,老旧的锁在时光中静守,一拉便掉,“嘎吱”一声,低头吃草的兔子被惊倒,耳朵一动,仓皇从狗洞逃出;房梁上啄食的野鸡“扑棱”一下飞到我的脸上,顺势一蹬飞出屋外。我往后踉跄几步,好容易稳住身形,用袖子胡乱地挥开面前的蛛网。”这些细节补白,描写细腻,情感把握到位,说明学生很好的把握古诗的中心。

猜你喜欢
乡愁意境意象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九月的乡愁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回头一望是乡愁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