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互联网+”时代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

2018-09-25 06:12方筠苗兰弟安宏科
赢未来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方筠 苗兰弟 安宏科

摘 要: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是交通土建大类、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下“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本文分析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基础,依托“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将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实践表明,通过创新型教学改革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专业教学的优势,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1]。作为一个科技行业的时髦新词,“互联网+”已经彻底取代了互联网思维,成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新标杆,而作为职业教育这个领域,各个院校也在不断的融合推进“互联网+”的概念,其本质是一种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培养计划、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核心内涵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2]。

一、课程建设基础

(一)重构课程结构,强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通过多次对施工、维护企业实地调研,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施工工艺技术,对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模块进行整合和调整,将课程设计为六个学习情境:高速铁路轨道构造、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板式无砟轨道施工、高速铁路道岔铺设施工、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施工、高速铁路轨道养护维修。

(二)完善教学设计

根据设定的学习情境,划分项目、确定任务、进行详细教学设计,明确任务需要课时、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模式、实训操作项目、学生成果形式等教学设计,从而完成各学习情境需要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方法目标。

(三)建设精品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而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教材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课程团队通过长期的企业调研,结合铁路建设规划和学生能力需求,与施工维护企业人员联合编写了《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教材,并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能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强调实用性和适用性,能更好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和学生使用过程中反响不错。

(四)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课程完成理实一体教学任务、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课程团队依据高速铁路工区、高速铁路精调实训室、铁路轨道养护实训室、轨道模型实训室、结合教学设计,设定相关理实一体实训任务、并完善实训任务内涵建设,构建了分层次、多面向、课内外一体的实训教学体系。

(五)创建优秀教学团队

近年来,教学团队与企业紧密联系,参与了大西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施工、监理工作,完成技术服务二十多项,团队成员主持参与了省级项目、院级项目近15项,获省级以上教科研奖励2项;获院级教学成果3项。通过长期的教学“传、帮、带”、多次现场调研,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

(六)整合教学资源

教学团队在以上几个方面本着边研究边建设、边总结边提高、边改革边实践的方法,加强施工动画、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授课计划等教学资料的整理,结合施工图纸,使得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料不斷完善、齐备。

二、课程利用“互联网+”教学改革模式:

(一)利用蓝墨云班课进行课堂互动

蓝墨云班课是教学团队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互动平台,可以进行小组任务布置、头脑风暴、答疑讨论、课堂测试、投票问卷等方式进行翻转课堂学习,让学生将实训工区结构图片、视频学习后的关键工序精度、结构组成等学习成果定时上传,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方便及时的检查学习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二)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团队在智慧职教平台上创建了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网络课程,学生可以根据教学任务进行网络课程连续性学习,课后参与网络教学考核。网络平台学习过程和课后考核结果也会被计入课程平时成绩,是作为课程成绩最终考核的一部分。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多媒体成果制作

根据教学设计,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多种教学任务,任务提交的形式有施工工艺PPT汇报、制作结构模型、完成结构模型工艺组拼视频、现场结构施工工艺图、设备操作视频等模式,这些任务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锻炼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培养其创新意识、体会成果的喜悦,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网络媒体应用能力、专业技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试点专家现场教学

专家参与教学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重视专家参与教学的作用,增强专家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提高土建类专业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3]。本课程与多位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企业外聘专家现场连线,进行无碴轨道施工实地教学,让学生了解施工现场、施工工艺、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多媒体、网络互动互联方式,在教学过程实施上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模式,在课程改革创新中,重视学习过程,积极推行“四个转变”——以行动导向为主导,详细制定项目任务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授课,实现灌输向互动传授的转变;以学习小组和实验团队等,实现个体学习向团队合作学习的转变;以课程小论文、施工交底书和课外科技创新等,实现被动向主动学习转变;以开拓“问题”为导向的实做项目,实现继承式向研究型学习的转变。整个教学过程以“教”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建构性特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通过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实现了从单一课程考试定成绩向学习全过程考核的转变,即实现了“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彭云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16:13

[3] 王文鑫.高职土建类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教育实践[J]江西建材,2016.1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方筠(1974 -),女,陕西安康人,硕士,副教授

基金项目: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编号SZJG-1614,规划课题“交通土建类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精神、专业技能的融合培养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