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2018-09-26 06:18栏目主持路培
世界建筑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

栏目主持:路培

斯蒂芬·布雷耶担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

1

日前,美国凯悦基金会宣布将由斯蒂芬·布雷耶法官(Stephen Breyer,图1) 接任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担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以下简称“普奖”)主席一职。布雷耶法官现为美国最高法院法官,自2011年起担任普奖评委。布雷耶法官没有任何建筑学背景,但在波士顿联邦法院的设计和建设中曾起到关键作用,并曾为《庆祝法院:写给建筑师及其客户和公众的指南》一书作序。汤姆·普利兹克表示,“布雷耶对公共建筑的热爱凸显了该奖项设立的初衷,他杰出的领导才能对于在一个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评审团内部达成一致意见将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由业外人士担任普奖评委会主席一职并非没有先例可循,英国地产商、艺术收藏家彼得·帕伦博爵士(Lord Peter Palumbo)就曾于2005年至2016年担任该奖评委会主席。□

建筑师凯瑞·希尔逝世

日前,澳大利亚建筑师凯瑞·希尔(Kerry Hill,图2)于8月26日在其事务所位于澳大利亚佩斯的办公室中去世,享年75岁。凯瑞·希尔于1943年出生于澳洲,设计生涯早期曾工作于澳洲、中国香港和印度尼西亚等地。1979年在新加坡成立凯瑞·希尔建筑师事务所。凯瑞·希尔早期的建筑风格受与他私交甚好的斯里兰卡建筑师杰弗瑞·巴瓦(Geoffrey Bawa)影响,理解并拥抱东方的建筑传统。其早期代表作有澳洲达尔文中心,之后涉足酒店设计,并因一系列高端度假酒店项目屡获国际荣誉,其中包括2006年澳大利亚建筑师学会(RAIA)金奖、2010年新加坡总统设计奖年度设计人物等。凯瑞·希尔在新加坡生活工作了30余年之久,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尤以擅长亚洲热带地区的酒店设计知名,拥有"安缦御用设计师"之称。其在中国的项目包括上海养云安缦、青岛涵碧楼、台湾日月潭涵碧楼等。□

2

2018 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赛闭幕

3

8月17日,2018第二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闭幕式在太阳能德州小镇赛场核心区报告厅举行,现场公布了竞赛综合奖的获得者,其中华南-都灵理工大学联队凭借参赛作品“长屋计划”(图3)荣获综合奖第一名;清华大学队凭借“the WHAO House”荣获综合奖第二名;厦门大学(中法)联队和东南大学(中德)联队并列综合奖第三名。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 Decathlon)是2002年由美国能源部发起的国际性专业竞赛,其目标是通过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集成,搭建完全由太阳能光电作为能源供给的小住宅,评审五项设计特色并测试五项技术指标;目前已有欧洲区、北美区、中国区、中东区、非洲区等多个赛区,竞赛具有世界性影响力。□

英国启动建筑学徒制

继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发起的“建筑学徒计划”之后,英国第一批实施建筑学徒制的小组将于九月启动该计划。这一项目可使学生在免费获得专业经验和学术培训的同时,并可获取一定的薪水。加入第一批小组的建筑事务所或公司有AHMM、HawkinsBrown与PRP;另外,AtelierWest、GPA、Ingleton Wood与To-Do Design 4家事务所将与伦敦南岸大学开展合作,率先探索两类面向职业的学徒制培训课程。伦敦南岸大学建筑和建成环境学院院长查尔斯·埃格布表示:“这些课程将为英国建筑师注册委员会(ARB)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替代途径、使行业多元化,并加强建筑行业与建筑学术界之间的联系。”年薪金支付总额超过380万英镑的公司将拿出总薪金的0.5%用以资助这项学徒计划;其他小公司也可通过申请评估,获得一定比例的学徒制资助基金。□

中国文物将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

9月13日至11月23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沙特旅游及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华夏瑰宝”展将在利雅得国家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是中国文物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是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的回访展。展览以历史发展为顺序,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精美考古遗存及传世珍品共计264件。展品来自故宫博物院、徐州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13家文博机构。展览分为“文明伊始与礼制建立”“一统盛世、巩固与发展”“包容多元的对外交往”“商业萌芽与海洋贸易”和“宫廷气度与宫廷艺术”5个部分。展品选择上跨度大、范围广,展现“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珍稀遗存,以及首次中沙联合考古的最新成果。约有近半数展品为首次出国展出。□

何镜堂美国首展正式开幕

4

8月30日,“地域、文化、时代——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何镜堂美国首展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幕,展览为期一个月。此次展览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与设计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蔡建中基金会联合主办。展览展出了何镜堂院士团队的设计、科研、教学成果。何镜堂院士作为主宾参加了当天举行的中美国际建筑交流论坛,并做主题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建筑理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院长珍妮弗·沃尔琪等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中外学者对何镜堂院士建筑作品以及体现出的建筑总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特征理念给予高度评价。此次展览结合室内外展场,运用数字多媒体、互动触屏、3D打印等技术,展现了何镜堂院士团队20多个建筑作品(图4)。□

展览“觉醒的现代性”在上海举办

5

2018年8月18日至10月14日,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上海市建筑学会将共同主办的展览“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图5)。此次展览是国内当代艺术机构首次通过历史文献的呈现方式,以具体案例系统性梳理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建筑的崛起与发展,重访上海现代都市的肇始与蓬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尝试邀请历史的“幽灵”与建筑现状发生一场遭遇。本次展览由同济大学童明教授担任主策展人,是2017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基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展”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建筑学会、上海市建筑学会、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等诸多机构代表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程泰宁建筑作品巡展于南京博物院开幕

“追梦·山水间”程泰宁院士建筑作品巡展暨“建筑创作的实践与思考”学术论坛于9月13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幕(图6)。国内多位建筑大师、业界翘楚、专家学者汇聚金陵,就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发表演讲。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并参加学术论坛的专家学者有崔愷、王建国、孟建民、庄惟敏、韩冬青、刘家琨、张雷、李兴钢、黄居正等。南京博物院是程泰宁院士建筑作品巡展的第一站,此后将移师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陆续开展。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程泰宁先生从业以来的23个项目,包括加纳国家剧院、浙江美术馆、杭州黄龙饭店、南京博物院、建川博物馆战俘馆等,以视频、模型、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出程泰宁先生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建筑体例中的创作实践,展现其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实践与理论建构的深层思考。□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2018学术年会召开

7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于2016年3月举办成立大会以来,受到建筑界各方关注。2018年8月10-12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2018学术年会在张家口崇礼顺利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学术委员会工作架构,进行负责人届中变更,并围绕“新媒体时代建筑传媒的影响力”“当代建筑评论与建筑传媒的价值取向”“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未来学术工作及活动安排”等三个议题进行讨论,以集合中国建筑媒体力量,促进建筑界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加深世界对中国建筑的了解与尊重。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主办、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秘书处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媒体人、评论人、策展人等学者、专家共同出席参加了该会议(图7)。□

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特别版暨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院士讲堂系列 ——陈政清院士专场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8

8月29日,陈政清院士讲堂专场——“电涡流阻尼减振技术与应用”于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图8)。讲座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力学专家陈政清院士主讲,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总工程师刘彦生主持。陈院士分别从结构减振用阻尼器的现状与问题,板式电涡流单元及其在调谐质量减振器(TMD)中的应用,电涡流大型轴向阻尼器及其应用及电涡流阻尼的高效性能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工程结构电涡流阻尼减振/震的新技术。最后,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卫致结束辞,并代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赠送陈政清院士“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特别版暨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纪念牌。此次陈政清院士演讲为“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特别版暨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院士讲堂”第八站,本次系列活动将于2018年全年持续举办。□

伦佐·皮亚诺将为热那亚倒塌桥梁提供新的设计方案

9

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于8月底提出为他的家乡热那亚捐赠设计一座桥梁,以取代倒塌的莫兰迪高架桥(Morandi Bridge,图9)。8月14日晨,莫兰迪桥因恶劣天气倒塌,造成43人死亡,桥梁大部分结构遭受严重破坏。皮亚诺表示:“谈论新设计的细节还为时过早,但新桥必须既能凸显纪念性,又能体现‘团结与合作’的积极意义。”“可以确定的是新桥必须要美,不是装饰意义上的美,而是要传达出真理与自尊的讯息。”作为意大利国会终身参议员的皮亚诺表示:“如果可以参与到其中的话,我将非常高兴,因为这是我的任务所在,也是我的职责之一。”对于大桥的重建,皮亚诺表示:“重建大桥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意大利A10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将是热那亚这座城市的伟大门户和希望的象征。”□

迪拜首座摩天楼被纳入保护建筑名单

10

迪拜市政府日前宣布,将该市1960-1970年代的一些地标性建筑列入现代遗产保护的计划之中。该项计划由迪拜市规划部门和建筑遗产部门联合发起,旨在保护迪拜现代化进程的最初印迹。迪拜贸易中心(Dubai Trade Centre,图10)被列入保护名单,这座149m高的白色塔楼是该市的第一座摩天楼,也是迪拜发展成为国际化都市的象征。迪拜贸易中心由约翰·R·哈里斯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John R. Harris & Partners)于1973年设计,伊丽莎白女皇曾出席其落成典礼。这座39层的办公楼在建成后的20年中一直是迪拜最高的建筑,直至著名的帆船酒店建成。与迪拜贸易中心一同列入保护名单的还有阿联酋首座公共图书馆、幼儿园以及迪拜市区内的一座早期医院等公共建筑。□

BIG作品巨型镜面球亮相“火人节”

11

8月26日,2018年度“火人节”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黑岩沙漠开幕。由BIG事务所创始人比亚克·英厄尔斯(Bjarke Ingels)及合伙人雅克布·兰格(Jakob Lange)设计的备受瞩目的镜面球形装置在“火人节”期间升空。两位设计师旨在为科幻迷和沙漠中的旅行者创造一个可互动的装置和一个吸引眼球的沙漠派对环境。这一镜面球体直径30m,表面积为地球的50万分之一,由可充气的球体、金属桅杆、底板、基础锚固件和包括风扇在内的其他装置组成。高达32m的斜桅杆将球体举升至半空中,形成沙漠中的临时地标(图11)。该镜面球装置的材料和搭建预算最多不超过5万美元。本届“火人节”主题为“我,机器人”(I, Robot),持续至9月3日闭幕。□

MAD作品“光之隧道”参加日本大地艺术节

12

7月29日,第七届日本“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开幕。由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首次参与大地艺术节,改造了一条有着20多年历史的观光隧道,作品名为“光之隧道”。MAD改造的观光隧道全长约750m,是当地1996年专为游览日本三大峡谷之一的“清津峡”所建造。受中国古代“五行观”启发,MAD在隧道内设置了几处永久性的艺术空间,分别为“天河”(纪念品商店&温泉足浴)、“色”(隧道)、“窥”(第二观景台)、“滴”第三观景台与“镜池”(第四观景台,图12),依次对应五行中的“木”“土”“金”“火”和“水”。“光之隧道”是MAD一次艺术体验的尝试,试图将人们从纯粹的观察者变成真实的体验者;也提供一种氛围,让身处自然中的人们去想象自我与世界、自我与自然的关系。□

BIG在亚洲的首座摩天楼竣工

13

在距离国际设计竞赛近10年后,BIG与ARUP(英国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Transsolar团队为深圳能源公司设计的新办公楼于近日落成(图13)。这是BIG在亚洲的首个摩天大楼项目,于2009年在设计竞赛中胜出,并于2012年开始建设。深圳能源大厦建筑面积9.6万m2,其体量和建筑高度均按深圳市中心区城市总体规划指标设计。该大厦包括两座塔楼,北楼220m,南楼110m,以及将两座塔楼连接起来的34m高的裙楼。裙楼内部设有主大厅、会议中心、食堂和展览空间。深圳能源大厦与众不同的外观来自于其独特的节能策略:褶皱的幕墙减少了阳光辐射和炫光,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起伏的建筑外墙系统,既有别于传统玻璃幕墙的外观,又无需任何移动构件和复杂技术即减少了建筑的总能耗。□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落成

14

近日,经过4年建设,位于南宁市的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图14)。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是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于2014年在国际设计竞赛中胜出,是继天津、青岛和重庆大剧院后该事务所在中国设计完成的第四座大剧院建筑。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113,764m2,由歌剧厅、音乐厅和多功能厅三个独立的体量构成,一同被置于一个由浅色天然石材构成的基座之上,基座内为辅助性功能空间。作为gmp在南宁完成的第二座大型公共建筑,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的落成为南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举办音乐文化活动的公共设施和一个高品质的文化场所。该项目中方设计单位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听,建筑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