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政治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9-26 03:22陈贵义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逆向改革开放思维能力

陈贵义

初中政治教材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已经涵盖时事政治、经济发展、人文科学、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有实质性的助推作用。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的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政治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一、媒体教学拓展学生政治思维

在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部分理论知识枯燥抽象,如果老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促使学生了解更多政治知识,有效拓展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课内容时,老师可适当地融入“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中的一些案例,丰富学生接收信息的量,促使学生感觉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立体化。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政治思维。

二、题型讨论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笔者在上“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课题时,通过播放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后伟大祖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热点理论问题。笔者在课堂上拿出来让学生展开讨论时,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通过大家富有争论性的激烈讨论,不仅使学生关注了社会生活,关心了祖国发展,而且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三、问题质疑训练学生逆向思维

笔者在讲“法律护我成长”这一课题时,首先是让学生阅读一则关于我国酒驾现象禁而不止、居高不下的新闻分析材料,然后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住酒驾问题。不少学生想到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有学生则从提出要对酒驾者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这样的回答虽然不是很高明,但可以体现学生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切入问题,有效地展开逆向性思维。面对这种正反两方面的答案,笔者就充分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现实,看看解决社会上的酒驾问题还有什么措施?不一会儿,大家纷纷发表各种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有的同学讲应该在公共场合张贴警示标志,有的同学想到应该有效追究同车人和劝酒者的责任。通过大家的讨论,学生都能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真正从多角度出发、全方位思维。长期以往,其逆向性思维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四、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类比思维

笔者在上“面对诱惑应该学会说‘不”这一课题时,就让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诱惑现象进行分类,看看诱惑到底有多少种?有多少不同性质的诱惑?并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性现象,确保防微杜渐。学生在解答上述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类比既可以增强初中政治课的趣味性和活泼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各类不同形式的诱惑对青少年的危害,从而为初中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实践活动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在初中政治学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多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合理设置政治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便能够在全面掌握政治知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环境保护》一课内容时,老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爱护家园、爱护环境”的主題班会活动。

总之,“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其掌握认识事物规律与本质的思维方法,从而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逆向改革开放思维能力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逆向应用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