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课后练习)有效性的研究

2018-09-26 03:22叶卡娜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长方体作业数学

叶卡娜

摘要:作业要体现层次性、多样性,要注重生活化、社会实践化。

关健词:开放式;实践性;层次性;多样性

一、基本情况

我校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书写工整,作业完成好。但是仍有16.4%学生不能完成作业或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因此,造成学生成绩的低分率偏高,教学成绩不突出。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原因:据调查统计,我校留守儿童非常多,占总人数的29.5%,而父母双方只有一方在家的则占56.9%。孩子们在家里缺少家庭辅导,这对孩子们的学习影响非常大。

2.自身原因:小学生年纪小,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加上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学习没有一定的认识。

三、采取措施

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延伸部分——作业,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深化过程,其设计思路应适度开放,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实践性、探索性,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新知。然而“传统数学作业”仅停留在“对课堂的强化”的层面上,存在着众多弊端。例如,课堂讲什么知识就留什么内容的作业,这不利于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和发展思维能力。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小学数学备课小组进行了在兴趣中作业设计尝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作业的创新设计,以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和思考价值的作业呢?我觉得可以按以下宗旨去设计:

【案例1】作业内容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

如教学“元、角、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作业:①小朋友还想给自己添加哪几种学习用品?②有需要的小朋友今天下午到文具店或超市了解学习用品的价格,购买两种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③计算出应付的钱数。

又如教完“百分数应用题”后的作业:老师家准备买个新空调,国美电器最近很多空调都在打折,老师想请同学们今天放学后:①帮老师先去了解一下各类品牌空调的原价,并计算好折后价;②再了解一下各品牌空调本月卖出台数和返修台数,并计算好返修率;③确定老师该买哪个品牌的空调。

我认为像这样的家庭作业的设计就符合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了课程的另一半世界。以上两例作业的设计就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

【案例2】作业过程由独立性转向实践性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例如学习了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一称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再掂一掂一袋食盐、几个苹果大概有多重,还可让学生上市场先去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再亲自动手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学生对物品重量才有实际感受,有助于他们更深地理解所学知识。

【案例3】作业数量由统一性转向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应增加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1)首先我们可以设计“套餐”型的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一星级:(1)5.4×72+5.4×28

(2)(1.25+2.5)×4

二星级:(1)5.4×99+5.4

(2)7.5×10.1

三星级:(1)7.4×5.6+7.4×5.4-7.4

(2)8.4×7.2+0.84×28

(2)其次我们还可以设计“多味”型的作业。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后,可提供给学生某花店的鲜花价格表:

鲜花品名 玫瑰 郁金香 百合 康乃馨 马蹄莲

每枝价格(元) 3.5 3 1.2 0.25 2.5

让学生根据此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案例4】作业形式由单一式转向多样式

大家都知道“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不限于书面作业,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还其本来面目。

1.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知识后,可以设计如下作业:

我的一天,早上6()30( ),我从2()长的床上起来,用了2( )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脸,吃了大约200()的早饭,飞快地向800( )外的学校跑去。

以上是一份书面作业,但它具有创新精神,做到了“寓做作业于兴趣中”。

2.其次我们还可以布置一些口头性作业。例如:二年级教材中,让学生认识方向,我们可以这样布置作业。走在回家的路上,说一说自己回家的路线、来时的路线。再如,像《小学生数学报》、《小学数学》等报刊书籍中有很多数学童话故事。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后,可让学生用扑克牌玩“抢24点”游戏。像这样让学生开展阅读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

3.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例如学习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小区各户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又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后,可布置这样一道课外作业:①做一做:用萝卜做一个长方体;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说一说:向家长说一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涂一涂:在它的外表涂上不同的颜色;记一记:写一篇数学日记,记下所思所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做、找、说、涂、记一系列活动,对长方体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研究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使小学数学作业以积累、表达为主,形式多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合作,使其所学的知识在作业中得以升华,使其技能在作业中得以掌握,使其能力在作业中得以形成,使其思维在作业中得以发展。同时,学生的情感、意志、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的作业,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并能学有所用。

我们小学数学备课小组进行在兴趣中作业设计尝试以来,效果显著,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成绩也芝麻开花節节高了。

猜你喜欢
长方体作业数学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表面积是多少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问题征答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