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018-09-28 00:12王娟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王娟

【摘 要】随着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在音乐教育上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正是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理念下发展起来的,本文就基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论述,能够为我国多元化文化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随着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改变,音乐教育受重视度在不断提升,在音乐教育中,发扬和传承民乐文化是其教育开展的重要前提。对于民乐文化而言,其萌芽与延伸都离不开积累和创新,需要围绕着音乐的教育和教学来构成。民乐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及学习兴趣都需要通过良性的教育手段和内容设置来实现,并构建于不同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来实现教育与传承。音乐文化作为一种个体成长过程中由个人行为及感知所构建的音乐行为,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目的性。在我国漫长的音乐发展历程中,多元化音乐教育一直是音乐文化传播的主旋律,在如今时代,多元化音乐教育已然成为了现代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在我国教育部最新版不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了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的教育主旨,此外,在标准中还支出,音乐教育要尊重文化結构及多元表现,尊重不用文化艺术家的作品及创作思路,要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通过学习不同文化、国家、民族、时代的艺术作品,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感知力,更深入的了解不同文化下音乐的表现,并了解我国传统民乐与其他民乐之间的异同。在新标准中所提出的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凸显了音乐教育的民族性、时代性及多元化。

在多元文化中,多元性其文化的主要特点,因地域、时代、民族的不同而滋生出的不同文化类型的音乐文化和音乐特点。在不同的音乐文化之间也会产生不同性质的碰撞,在不断的磨合与发展下,就产生了多元文化的音乐文化形式,并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教育形态。对于音乐文化而言,民族性和多元化是其最为主要特点,我国的民族性音乐特点源于我国的多民族共和的国家形态,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在其民乐中就包含着不同民族的生活风俗、民俗、文化,因此注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还有助于深入的感知我国民族文化特色。

时代性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特定的时期和时间段,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有所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信仰观念也会随之变化,并且,群众对于音乐的创造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环境与时间段内人们的思维和价值差异就形成了时代性的音乐形态。

音乐教育的主旨在于让民乐知识和文化能够通过教育得到有效的传承,以音乐乐理知识作为媒介和工具,让人们学会对音乐进行思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在基于不同文化性质、环境、时代、民族的基础上,对音乐教育进行整合开展,在囊括不同音乐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丰富和改进。

二、民乐文化

民乐文化扎根于我国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独特的传统文化创造了独特的民乐,其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民乐文化的发展,也表明它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创造辉煌的主要特征。民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民乐文化融合融合的结果。民乐文化是56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由此可见,民乐文化是实践和发展演变的结果。音乐文化反映了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环境下文化、语言、社会行为和艺术欣赏的成长效应。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扩大,国际音乐文化对中国传统民乐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民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乐的成长与民乐文化教育的差距比较大,不和谐的现象比较明显,这使得许多优秀的民乐文化在中国流失得更多,不利于保证传统民乐文化的完整性。民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民乐文化的特征及其成长过程,因此,重视民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提高民乐文化的传播价值和影响范围,必须加强民乐文化的教育。逐步扩大民乐文化传播范围,逐步完善民乐文化教育传播模式。开拓音乐文化的传承之路,适应时代发展,使民乐文化屹立于世界民乐文化之林,使中国民乐文化能够得到发扬和传承。

三、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传承特征分析

对音乐教育的传承特征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就音乐的起源而言,它是直接以语言的音调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决定了代表民族文化的音乐不断追求音高、音色、音色、音高的创新。但将其统一为一种风格类型,可以很好的体现同一民乐文化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其独特的音乐思维方式是由不同民族的音乐价值观所造成的;

其次,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文化是最基本的要素,即音乐文化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音乐民族特点、音乐社会价值、音乐文化价值,将决定着音乐的价值导向和文化导向,并体现出音乐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会影响不同的音乐价值观方面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等等,这将导致音乐教育由于地区环境、语言行为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显示“多元化”的特点,这也是在现阶段当前音乐理论的中心圈关注的音乐价值观。

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民乐文化传承作用

(一)传播的重要载体

音乐文化要想实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做好教育活动。对于民乐而言,其发展和传播离不开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将时代性、民族性、文化性的音乐差异进行融合。推动我国民乐教育的长足发展,并激发民乐的受众学习兴趣,让民乐文化能够围绕着多元文化这一教育载体实现发展和传承。另外,随着现如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形势越发多样,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教材资源和信息资源,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直观的借助音乐作品来进行传递,让学生们的音乐学习根据针对性和深入化,为民乐的传承奠定良好基础。

(二)增强凝聚力

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而言,其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和经济稳步上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民族文化难以形成系统则很难实现其余发展之间的紧密融合,从长远视角上来看,文化的发展将比较艰难。通过运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增强民乐凝聚力,能够有效的扩充民乐教育范畴,让音乐作品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加之凝聚了民族语言和文化特色,及不同时代下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形式,实现民乐的广泛交流和传递。此外,多元文化理念下的音乐教育开展还能够增强学生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感知力和感悟力,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民族文化在教育阶段的凝聚力提升,进而推动其发展。

(三)推动民乐文化进步

任何音乐文化形式的长期生存都必须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要不断的进行教育和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民乐文化亦是如此。在音乐的创新和内容的改革上,需要融入现代的理念来进行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即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通过围绕多元文化理念,将民乐的精髓和灵魂进行传承,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跟深入的了解民乐特色,让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并推动音乐形式的发展,推动音乐文化的进步。

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一)推动民乐文化的传承

音乐对于个体的行为有着比较深层的影响,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能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与行为之中。在劳动人民的生活中,音乐无时无刻不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劳动号子、田间山歌,都是音乐文化在劳动之中的缩影。在现代都市,人们会远在在KTV放聲高歌来舒缓自己沉重的工作压力,由此可见,音乐正在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民乐文化而言,仅通过其自身模式很难实现其良好的传承,因此需要深入的挖掘民族文化背后的思想和文化底蕴,要运用多元文化思维来构建和组合民族文化的特色,并以此达成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多元文化理念下的音乐教育开展中,需要构建有效的民乐文化知识架构和文化理论架构,引导学生们掌握民乐的理论知识和文化背景,让民乐的核心文化能够被学生所掌握,进而激发学生们对民乐的学习热情和传承热积极性。此外,在多元文化理念下,通过开展选择性的民乐教育,能够确保民乐的发展满足和迎合当今公众对音乐文化的需求,进而推动民乐文化的发展和保障民乐的传承。音乐的动态发展特点,是历史长河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在动态发展中,其与教育密不可分,与文化导入也关联密切,因此,开展多元文化下的音乐教育对推动民乐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为民乐文化发展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条件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往往都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考验期,这一考验期是决定文化成熟还是消退的重要环节。对于民乐文化而言,现代正是民乐的考验期,在这一阶段,通过导入多元文化理念,能够为民乐文化的发展营造起有效的环境氛围,并通过多元文化,让社会公众和学生对民乐文化精髓进行把控,通过有效的教育组织和教学开展,让民乐文化的学习者,构建起良好的民乐学习思维,充分感知和掌握民乐的特点及背后的文化底蕴,并在多元文化下让学生们形成不同层次的民乐文化认知感,为民乐文化的传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对于民乐文化与多元文化教育而言,两者之间的有机协调和融合,也推动着两者之间的同步发展和创新,确保了教育与文化与时代发展趋势的同步,让民乐文化教育模式及音乐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质量和效果,进而为民乐文化的传承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

(三)升华民乐文化的社会价值及教育价值

在多元文化理念下,对于民乐文化的深入探析和研究,将不同文化和音乐融为整体,并基于当前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将民乐融入到现代生活、社会、文化之中去,以此来保障民乐能够具有较好的大众认同,提高民乐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多元文化教育中,通过深入的发掘民乐文化特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充分的了解民乐背后的社会感情,感悟民乐背后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进而增强民乐教育的德育价值,让民乐教育发展能够收到更为广泛的重视,例如对《歌唱祖国》、《闪闪红星》等民乐文化进行教育和讲解,能够让学生们深入的感知民乐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在提高民乐的德育价值的同时也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的感受到民乐的感染力和鼓动力。

时代正朝向着多元化进行发展,音乐教育也需要注重自身的多元化建设,通过不断提高民乐的多元文化挖掘,迎合音乐文化的社会发展需求,让民乐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保障良好的社会基础和价值基础。在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时还需要注重对民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性进行提升,要充分的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紧密结合目前的社会趋势和文化导向,积极的构建良好的多元教学模式,推动其发展。

六、总结

在本文章的研究和论述中,本人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起源于人们在民间的生活和劳动之中,而对于音乐教育,其是以娱乐的形式来进行音乐文化的传播的教育行为。对于民族音乐文化而言,其本质是从民族在发展中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童话,在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下,民族的鲜明音乐风格逐步的呈现,也随之形成的音乐教育的多元传播形式。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而言,其正是基于这种多种音乐教育内容在整理和总结后的音乐文化提炼。

总之,多元化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音乐文化的价值。因此,随着人类音乐文化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采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完成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因此,音乐文化教育工作者应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应用于民族音乐文化教学中,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并以实际行动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分析[J].黄河之声,2016(19):63.

[2]徐静.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张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分析——以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6,34(04):178-182.

[4]魏韶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2):265-266.

[5]袁愿.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拉祜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4.

[6]张黎红.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7]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163-167.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文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对策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