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幼儿歌唱活动中运用的实践研究

2018-09-30 10:55赵燕华
关键词:支架歌唱幼儿

赵燕华

【摘 要】

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的框架,对提高幼儿歌唱活动的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践,对支架式教学在幼儿歌唱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

幼儿园 支架式教学 歌唱活动

传统的幼儿歌唱活动,首先让幼儿听歌曲——围绕歌词提问——学唱,这种以教师的“教唱”和幼儿单纯的“学唱”为主的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幼儿对枯燥的反复唱毫无兴趣。而支架式的教学模式则打破了这种呆板的教学,它是利用多种支架方式,实现幼儿主动学习。

一、支架教学的概念界定

“支架”原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即工人在建造、修整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暂时性的平台、柱子等。从“支架”的本身来说,是作为一种必要的工具存在,但当目的达到时就会被撤走。人们逐渐将支架隐喻为“最近發展区”里有效的教与学互动。

支架式教学是重要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之一,支架式教学由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它关注的不仅是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而且也强调学生自身的主动建构。所以,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支架应该是动态的,应随着学生对方法和知识的掌握而逐渐撤去支架。

二、支架式歌唱活动教学开展的原则

首先,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在选择支架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情况,分析教材。 如大班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强,可以选择操作性的支架方式,让幼儿自主操作其中部分的图示材料,既帮助幼儿记住歌词内容,又锻炼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记忆能力。对于其他年龄的幼儿,我们则采用不同的方式。

其次,适宜性原则。我们要根据歌曲的特质来选择适宜的支架。如有的歌曲篇幅较长,就可以采用图谱支架、有的歌曲具有开放性的想象空间,那么要利用歌曲的特质给幼儿一个想象创造的环境,利用情景支架的方法去开展。只有在有效的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前提下,支架式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最后,及时性原则。把握好撤离支架的时机。支架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移给学习者自己,那么什么时候撤离呢?如果过早的撤离会造成学习难度加大,当幼儿对歌曲的内容不熟悉的情况下撤离了支架,就很可能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反之,如果撤离的太慢,也会对幼儿学习的兴趣降低。所以教师要把握撤离的时机,根据进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

三、歌唱活动中支架式教学的实践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对歌唱的演唱效果大大提高,主动性更高。那些以前不喜欢唱歌的、不敢大声唱歌的孩子在这段时间里进步之大。

(一)搭建游戏情景的支架,让幼儿学得更有趣

将幼儿引入游戏情境,去刺激幼儿的视听觉,激发幼儿多种感官的认识,激发他们自主性知识探究。如:大班歌曲《小黄鸭合唱队》,歌曲旋律轻快、朗朗上口,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在整个活动中,游戏情景支架起着引领作用。教师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小黄鸭拍水、玩水、翘尾巴等动作,再通过小黄鸭要组建合唱队进行合唱表演来让幼儿进入表演的情境。把幼儿完全从座位上解放出来,开放各种感官通道,游戏情景的支架成功体现出来。

(二)搭建图谱与图示操作的支架,让幼儿学得更主动

“图谱支架”是指教师根据歌曲的结构,运用符号、图画、线条等编辑起来,绘制成幼儿所能认知的图。而“图示操作支架”是教师将歌曲内容打乱,由幼儿动手操作组成完整的歌曲结构。以《蹦蹦跳跳身体好》歌唱活动为例, 这首歌和小黄鸭有很大的区别,它的篇幅较长,熟记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利用了图示操作的支架方法,把整首歌曲通过让幼儿自己找出来,去记住歌词。这样,幼儿不仅能够听到好听的歌曲,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现“学中玩”“玩中乐”的教育目的。

(三)搭建认知经验的支架,让幼儿唱得更动听

一个优质歌唱教学活动,应注重挖掘歌曲中蕴涵的丰富的情感因素,引导幼儿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因此,我们可设计以“难点前置、优美范唱、对比感受”为步骤的经验支架,以帮助幼儿有效突破难点,凸显歌唱教学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意义。

1.难点前置激发幼儿

音乐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应放在“情趣”二字上,教师要注重激发孩子的兴趣。如:《柳树姑娘》是一首活泼轻快,优美动听的三拍子歌曲。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将歌曲中附点音符以及歌曲B段中较难把握的音准提取出来,渗透在呼唤柳树姑娘的节奏练习中,显得十分巧妙得当。这样既能化解歌曲中的难点,又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情趣。

2.优美范唱感染幼儿

在歌唱活动中,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是教师。例如在《蹦蹦跳跳身体好》中,教师在让幼儿图示操作时,可以用清唱的形式,帮助幼儿听清歌词和歌曲的节奏;接下来教师可以用边弹边唱的方式让幼儿倾听,速度要慢一点,便于幼儿的学唱,教师要以自身的情感态度感染幼儿,进入意境。最后,当孩子能跟唱后,教师要适时的退位,让幼儿处于歌唱时的“主体”地位。

3.对比感受刺激幼儿

幼儿在歌唱时的情绪、情感是整个歌唱活动中的灵魂,对培养幼儿的内心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黄鸭合唱队》这首歌曲可运用对比感受的方法,让孩子倾听比较歌曲“我会吹许多泡泡”的上滑音和B段的下滑音,刺激幼儿的听觉,激发幼儿的音乐情绪。这样幼儿在后续的演唱中能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运用所产生的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作用。这种本质上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强调在歌唱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实际感受及对相关音乐知识积极主动的建构,通过支架把幼儿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今后,我们可能还需要更深入地去研究如何将“支架式教学”进行到底,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支架歌唱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为你而歌唱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为你歌唱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会歌唱的伞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歌唱十月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