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 提升一年级海量识字

2018-09-30 10:55高锦艳
关键词:儿歌识字汉字

高锦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的状态。但要想进入这一状态的充分条件是必须首先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利用一年的时间尽量能使孩子们认识常用的1000个汉字,这对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浅谈立足课堂,如何让识字教学根深叶茂。

课堂是孩子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刚入学的孩子更是如此。课堂是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工程,更是漫漫人生路的风向标。挖掘课堂资源,用好课堂资源,识字教学将更加高效。

一、幼小衔接,得法而识

九月孩子们踏进小学的大门,首先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学习汉语拼音。以便以后短期内可以借助这根“拐杖”进行自主阅读。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学习了很多的儿歌、古诗、童谣等。它们短小精悍、合辙押韵、通俗有趣,贴近儿童生活,孩子们早已烂熟于心。把这些内容集于一体,采用整体输入,定位认读法,使繁多庞杂的汉字变得集中精炼,使大量识字变得容易、高效。

1.温故知新,利用耳熟能詳的内容识字

孩子们在踏入一年级之后,我首先为孩子们呈上了一本薄薄的,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来的识字材料。这本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儿歌、古诗或童谣。第二部分,认读字词。起初时老师逐个指导孩子们按顺序朗读,让孩子在儿歌和汉字之间建立关系,使以前没有识字基础的孩子知道这样的一种对应关系,有识字基础的孩子强化认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强化这种关系,能对号入座,发其音,辨其形。然后让孩子们认读下面的词语,如果不能正确认读,再把它们返回文中。这样既教孩子们识字,同时对刚入一年级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超强的孩子来说,也告诉了他们学习课文的一种方法,授之以鱼的同时还授之以渔。

2.对号入座,姓名与同学一一对应

开学之初,首先请家长帮忙为每个孩子准备好一张纸画好四线三格,下面加上一个田字格。由孩子和家长协同写好孩子姓名的拼音和汉字。每一节课可以请一两位小老师走上讲台,带领同学拼读、认识自己的字。然后把他贴在自己的桌子上。课下,每个孩子都可以读读同学的姓名,看的多了,自然会留下印象。每周举行一个小小的比赛出示同学的名字看谁认的多,认识的越多,得到的奖励就越多。

二、趣字当头,巧妙识字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学生兴致盎然地把兴趣集中在一点上,深入探究,必定成果斐然。

1.魔法识字

汉字由五种基本的笔画组成偏旁,再由偏旁经过加、减组合成汉字。利用汉字字形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变一变魔法,使枯燥的识字变得充满神秘感,新旧知识在此得到更好的衔接,让识字效率更高。如:“十”加一笔变“千、士、土、干”;或者增加几笔去掉几画、换个偏旁加个部首、改头换面等等。这样的练习比较开放,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强化了孩子对字形的记忆,锻炼孩子的思维,此举可谓多多益善。

2.动中识字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分为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从词性上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助词等。这不同的词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多元的教法,只要能够认真分析总能为我们的教学开辟一条坦荡大道。

3.创作识字

一年级孩子的识字教学具有“识写分流”的特点。分两个途径: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识字”课分三种形式,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其中转转盘识字这种形式颇受一年级孩子的青睐。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做个有心人,适时为孩子们呈现一些这样的内容。如在教学中出示了带有拼音的转转盘并且为他们编出一个个有趣的儿歌,元:园(yuán)、远(yuǎn)、沅(yuán)、玩(wán)——小元元,真贪玩。出远门,到沅江。公园里,花儿开。乐的元元忘了远。木:桃(táo)、梨(lí)、杨(yáng)、柳(liǔ)——春天到、春天到,桃花红、梨花白。杨树吐新绿,柳条随风飘。孩子的创造力是非常惊人的,教师只要适时引导,孩子总会回以精彩。教师教完第一部分,孩子会呈现出第二部分。师生合作,其乐融融。

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以兴趣为起点,在课堂中夯实,为孩子的独立阅读提供有力保证。

猜你喜欢
儿歌识字汉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睡觉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