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吃苦”也要做好“三件事”

2018-09-30 10:55田波
关键词:习惯语文课堂教学

田波

【摘 要】

好多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应付”孩子,不能解决一些本该课堂上就解决的问题,显现出教师语文素养的欠缺和不足。笔者觉得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摆脱尴尬,应该先让自己“吃点苦”,力争“做好三件事”。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师素质 习惯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之基础,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就该努力去做一名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智慧之师”。可是,我们经常看到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应付”孩子,不能解决一些本该课堂上就解决的问题,显现出教师语文素养的欠缺和不足。要想摆脱课堂教学中的这些“尴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先让自己吃点苦”,力争“做好三件事”,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有效成长。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先让自己受点“苦”

1.吃苦在课前

很多时候,老师们匆匆忙忙就走进了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没有准备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为了对学生负责,我们要打有准备之仗。一是研读课标、研究教材、研讨教法;二是研究学生,了解学情。研读课标就要把握住课程标准对各年级段教学的要求,做到心中有目标,瞻前顾后。研究教材必须做到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熟记在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每节课目标明确具体,教法科学合理,环节思路清晰。当然,备学生、了解学情绝对不能忽视,因为高效课堂必须立足学生的知识基础,讲究知识的连贯性,必须有“生本思想”。

2.吃苦在平时

平时教学要注意细节。老师的每个细小动作,每个眼神、表情,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要像演员那样非常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这可是最好的教学手段,永远跟着自己。老师的语言、音调变化,过渡语的斟酌等,也很重要,是不可会随意的。总之,只要是和教学相关的教学基本功都必须注意,不可随意。教师在课堂中要有“范”,要起到積极的辅助作用。这一切,都必须在平时进行苦练,不断提高。教师唯有让自己“高大丰满”,才能让学生得到提升。

3.吃苦在反思

谁都不能保证精心准备的课堂就是一帆风顺的,就是高效的,肯定有遗憾之处。为师者就要在课后及时反思,发现问题之原因所在,加以改进。坚持不断,定能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打造实效课堂乃至高效课堂。这样做我们很辛苦,但是,唯有不断反思我们的教育观念,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才会逐渐少一些“尴尬”,多一些“高效”。

4.吃苦在身教

我们小学语文老师都会给孩子说很多关于读书、学习、写作等方面的大道理,如数家珍地向孩子表明“读书多么重要!”“写作来源于生活!”“勤奋才能成才!”……可是,这些我们自己做到了吗?据笔者统计,能够养成读书习惯的语文教师不到三成;能够坚持写下水文的语文教师不到二成;能够自己做到勤奋学习、争取达到更高目标的不到一成。多么可怕的现状!没有了身教,只有空洞的说教,孩子们岂能“真心实意”投进学习?可见,身教就必须吃苦,吃苦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三件事”

1.第一件事是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孩子们能主动学习

培养兴趣这件事对于孩子来时最为重要。我们都知道,语文的内涵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语文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人物风情、山川大地……沉浸其中,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语文教师要发掘语文魅力,以此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

2.第二件事是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们能轻松学习

习惯决定命运,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作为打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既要正面引导,又须强制养成。老师有时要像牛皮糖,态度要好,坚持盯着不放的,才能纠正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

3.第三件事是引领孩子去体验生活,让孩子们能享受学习

我们的语文学习应该坚持生活化。学习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和语文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笔者一直鼓励学生看适合特定时段的,适合自己内容的电视节目,还鼓励学生和家人聊天、谈心等等。作为农村小学,笔者坚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描写生活:春天带学生去故黄河踏青;夏天让学生去汪塘边观荷;秋天,和学生欣赏丰收美景,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自然是看雪景……让学生去寻找家乡的美,完成一篇篇“乡土味”十足的佳作。这样,不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对话,而且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的气息,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

我们一直在强调:“要上有用的课,而不要上成对学生实际没有好处的课。”我所理解的“没用的课”就是“浪费学生时间的课”。笔者也一直在强调:教师要说有用的话,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训练,坚决不做“无用功”。

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我们教的,当仁不让;不需要我们教孩子们就懂的,坚决不教。课本只是一种工具,课文无非是些例子。经历过诸多“苦”的语文老师如果坚持做好这“三件事”,一定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语文学习中增强语文能力,享受语文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

猜你喜欢
习惯语文课堂教学
习惯
上课好习惯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好习惯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