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检测联合前列腺超声造影对老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2018-10-08 05:53孙建明游向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8期
关键词:达峰前列腺癌直肠

孙建明 游向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浙江 杭州 310009)

前列腺癌是临床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造成男性癌症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威胁我国老年男性的生命安全〔2〕。因此,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临床预后的改善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指标(PSA)、直肠指检、核磁共振成像(MRI)、经直肠超声及前列腺穿刺活检等,其中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的最佳手段,但穿刺活检标本有限,同样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巨大困难〔3,4〕。相关报道显示〔5〕,目前仍有10%~15%前列腺癌患者被漏诊,其漏诊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对前列腺血流灌注的有效评估。本研究探讨血清学检测联合前列腺超声造影对老年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临床拟诊为前列腺癌的老年患者124例,年龄60~87〔平均(71.34±9.47)〕岁,患者均于术前检查血清总PSA(T-PSA)、游离PSA(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f/T-PSA);同时于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前,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因血清PSA水平异常增高(>4 μg/L)、常规经直肠前列腺超声、直肠指检及CT、MRI等检查中有1项或多项异常;②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既往有严重心脏疾病及过敏史患者;②既往明确诊断前列腺炎患者;③已经进行过前列腺疾病治疗患者;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3血清PSA检查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常规分离血清后置于-20℃冰箱内保存备用,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及Elecsys total PSA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T-PSA、f-PSA、f/T-PSA,并计算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

1.4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 采用PHILIP-IU22型超声诊断仪,配有反相脉冲谐波造影成像技术,探头频率5~9 MHz。首先观察前列腺大小、内部回声情况,前列腺内有无结节及结节内学血供情况及结节的大小。采用诺维作为超声造影剂,造影前将5 ml生理盐水注入造影剂冻干瓶内,振荡均匀后抽取4.8 ml经肘静脉团注,同时开始录像,全程持续3~7 min。造影录像进行脱机分析,采用PHILIP公司研发的off-lin超声定量测量工具(QLAB)进行分析,量化感兴趣区(ROI),选取对应穿刺部位区域作为感兴趣区,从而获得前列腺造影-强度曲线(TIC),从而获得前列腺超声造影的参数,包括显影时间、达峰时间、强度减半时间、基础强度、造影峰值强度、加速时间及绝对增强强度。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患者前列腺超声造影数据进行独立分析。

1.5穿刺活检 每例患者前列腺两侧的底部、中部及尖部内侧、外侧共12个点进行穿刺活,采用巴德自动活检枪,将活检组织分别放入已经标注好部位的容器内,然后使用10%甲醛溶液固定送病理检查。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124例患者中,将前列腺增生患者83例作为良性组,将前列腺癌患者41例作为恶性组,其中恶性组年龄显著高于良性组,且恶性组前列腺体积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见表1。

表1 良性组和恶性组年龄及前列腺体积比较

2.2两组前列腺超声造影参数比较 恶性组前列腺超声造影显影时间、达峰时间、加速时间以及强度减半时间均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而两组基础强度、峰值强度及绝对增强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恶性组T-PSA及PSAD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而两组f-PSA及f/T-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T-PSA、 PSAD与显影时间、达峰时间对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结果显示,T-PSA、PSAD与显影时间、达峰时间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824、0.807、0.842,四项指标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见图1。

表2 两组患者前列腺超声造影参数比较

表3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图1 T-PSA、PSAD与显影时间、达峰时间对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ROC曲线

3 讨 论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6〕。目前对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病理结果〔7〕。超声造影成像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能够客观反映组织灌注,通过微泡造影剂可对前列腺内微小血管进行显影,从而显示病灶内及其周围周边组织的血流分布情况。目前,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多种实质性器官肿瘤诊断和鉴别中呈现出较大优势〔8,9〕。

PSA仅存在于机体前列腺腺管上皮胞质内,当前列腺上皮发生挤压或破坏时,可导致PSA释放入血液中,从而引起PSA水平升高,因此,目前临床上使用PSA作为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10,11〕。但是由于血清PSA值还收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前列腺大小、年龄及直肠指检等,在实际临床运用中,单纯运用PSA诊断效能并不高,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12,13〕。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对老年前列腺癌见准确的诊断鉴别,对患者治疗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恶性组患者T-PSA及PSAD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而两组患者f-PSA以及f/T-PSA水平无显著差异,且T-PSA、PSAD对前列腺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824,与相关报道结果相似〔14,15〕,提示PSAD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更佳。

前列腺超声造影成像技术通过时间-强度曲线所获得的灌注参数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恶性组患者前列腺超声造影显影时间、达峰时间、加速时间及强度减半时间均显著低于良性组,与报道结果相似〔16,17〕,符合前列腺超声造影成像中“快进快退”的关注特点,这种灌注特点可能与肿瘤组织大量新生血管存在动静脉短路有关,同时也可能是供应移行区及周围区分支动脉阻力不同,导致灌注时间及达峰时间的差异。此外,良性病变其灌注方式多为均匀有规律性的增强,结节多为均匀性高增强,且与周围实质基本同步灌注,边界清晰,且消退期与周围组织基本一致;而恶性病变灌注情况则多为无序、杂乱、快速增强,且内外腺分界模糊〔18,19〕。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学检验联合前列腺超声造影对老年前列腺癌具有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达峰前列腺癌直肠
迎接人口“达峰”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大叶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