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喂模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研究

2018-10-10 06:56王旭莉张冠群黄海源凌宝明
养猪 2018年5期
关键词:肉猪肥育腹围

王旭莉,张冠群,黄海源,凌宝明

(1.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云浮 527439;2.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浮 527400)

肥育猪常用的饲喂方式一般有自由采食和限制饲喂两种[1]。近两年,猪价较好,养殖户看中快速增重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多数养殖户热衷于自由采食模式。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猪肉不仅仅限于有得吃,还越来越追求它的品质;此外,大型农牧企业更加注重肉猪质量(体型、肉品质等)和综合经济效益,也在逐渐的探索肉猪阶段性的限制饲喂。自由采食可满足动物福利要求,但可能会造成肥育猪饲料浪费等,限制饲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肉猪体型,提高肉质等[1]。国内,关于肥育猪自由采食和限制饲喂对于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限制饲喂的幅度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旨在探索不同饲喂模式(自由采食、限制饲喂幅度)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肥育猪选择合理的饲喂模式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粮

选择平均体重约42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肉猪。试验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本试验时间为2015年9—11月,地点为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船岗试验场。选取150头42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肉猪,将其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各处理组的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3个处理组分别为自由采食组、限制饲喂10%组、限制饲喂15%组。

试验于开始和结束时以栏为单位进行空腹称重,试验期85 d。在试验期间,保证猪只充分适当的饮水,自由采食组保证猪只充分的采食,限制饲喂组饲喂量根据前1 d自由采食组的采食量限制10%和15%(第1餐喂当日总料量的40%,第2餐喂当日总料量的30%,第3餐喂当日总料量的30%)。保持舍内清洁,饲养管理按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肉猪饲养管理手册》严格执行。

1.3 测定指标

试验期间每日记录耗料情况、猪只腹泻头数、异常头数,并做好治疗记录。

1.4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若经F检验差异显著者再用邓肯氏法(Duncan's)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组实际采食量水平

由表2可知,各组实际采食量情况:自由采食组完全按照自由采食要求进行饲喂保证猪只充分采食。限制饲喂10%组和限制饲喂15%组分别严格按照自由采食组基础上限制饲喂10%和15%。

表2 各组实际采食量水平

2.2 不同饲喂模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从表3可知,肥育猪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日增重、体重、料重比最高;限制饲喂组随着采食量的降低,料重比和日增重降低。与自由采食组相比,肥育猪限制饲喂10%组和限制饲喂15%组的料重比分别降低了6.45%和7.53%。

表3 不同饲喂模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3 不同饲喂模式对肥育猪体型的影响

由于试验开始时猪只太小不好测定体尺(背膘厚、体长、腹围)指标,因此,本试验体尺指标测定的是肉猪130天龄左右的数值。从表4可知,体长方面,自由采食组(104.80 cm)增加最多。腹围方面,自由采食组和限制饲喂10%组增加较多。背膘厚方面,限制饲喂10%组与自由采食组接近,相比自由采食组和限制饲喂10%组,限制饲喂15%组背膘厚有降低趋势。

表4 不同饲喂模式对肥育猪体型的影响

2.4 不同饲喂模式对肥育猪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5可知,饲粮中各原料价格参考当时市场价:玉米 1.90元/kg,豆粕3.10 元/kg,面粉 2.70 元/kg,豆油5.60元/kg。肥育猪在自由采食组、限制饲喂10%组和限制饲喂15%组3种饲喂模式下,自由采食组增重饲料成本显著高于限制饲喂10%组和限制饲喂15%组(P<0.05)。与自由采食组相比,限制饲喂10%组和限制饲喂15%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分别降低了0.40元、0.47元。因此,肥育猪阶段在自由采食基础上限制饲喂15%时,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佳。

根据饲料中各原料参考当时市场价和猪价(14元/kg),单头猪盈利(元)=猪上市卖价(元)-饲料费用(元),限制饲喂10%组单头盈利最高(1 125.21元),经济效益最佳。

表5 不同饲喂模式对肥育猪经济效益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喂模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国内,在肉猪饲养阶段主要采用自由采食和限制饲喂两种方式。邱德兴等[3]对限制饲喂和自由采食对肉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肥育猪阶段自由采食能提高日增重,但限制饲喂可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本研究主要对比3种饲喂模式(自由采食、限制饲喂10%、限制饲喂15%)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自由采食组在日增重和料重比方面均高于限制饲喂组,且自由采食基础上限制饲喂15%组料重比和日增重最低。本研究与米红雷等[2]、邱德兴等[3]、崔岘等[4]报道一致,两种限制饲喂幅度组的日增重均低于自由采食组,且限制饲喂组饲料利用率高于自由采食组,不同之处是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限制饲喂幅度,且限制饲喂幅度15%组料重比低于限制饲喂10%组。本研究可知,在该肥育阶段肉猪采食量与料重比成负相关,采食量和日增重成正相关。

3.2 饲喂模式对肥育猪体型的影响

胡成等[1]报道,限制饲喂方式可以很好地人为控制肥育猪的采食量,有利于肉猪后期“收腹”。限制饲喂可以减小腹围,背膘厚显著降低。本研究与其报道一致,限制饲喂15%组肥育猪腹围和背膘厚低于自由采食组,有效改善了肥育猪“吊肚”现象,但限制饲喂10%组背膘厚与自由采食组差异不大,可能是由于本次试验测定体尺指标的猪只每处理组仅选取了20头,选取的试验猪数较少,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3.3 饲喂模式对肥育猪经济效益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在自由采食基础上进行10%和15%幅度的限制饲喂,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低于自由采食组,本结果与邱德兴等[3]研究结果一致,限制饲喂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长速方面,自由采食组优于自由采食基础上的限制饲喂10%组和限制饲喂15%组,且限制饲喂幅度越大,日增重越低。本试验条件下,1)限制饲喂可较好地改善(42~110 kg)肥育猪的料重比;2)自由采食基础上限制饲喂15%时,肉猪背膘厚最低,且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最低。但限制饲喂10%时,扣除饲料成本后,单头猪盈利最高。

猜你喜欢
肉猪肥育腹围
中兽医治疗肉猪便秘
肉牛育肥技术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架子牛肥育技术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肉猪安全卫生监督的关键技术应用
适时出栏养猪更赚钱
包头地区不同性别痛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热应激对肉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肥育鹅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