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探索

2018-10-10 07:11朱孟习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挫折解题

朱孟习

(江苏省赣马高级中学 222124)

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学习与接受的过程,而且是尝试与探究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交流,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一些“挫折”,让学生在“受挫”中暴露思维过程,尝试失败的经历,感受挫折的历练和解决困难之后的兴奋,增强用于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逆境中锤炼不屈不挠的坚忍性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改进、探索学习方法的热情.

一、设置预设的“问题陷阱”,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把自己置于教学的“险境”,让学生提出的难题,教师现场板演,给学生一个机会,看看老师最初的解题设想是怎样碰壁的,让学生看看教师在解题受挫后,教师是怎样调整自己的解题方案,逐步找到正确的对策,从而教给学生正视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师在数学问题上可以适当地设立一些“陷阱”,让学生在解题时碰壁,如果顺利解决问题自然可喜,即使出错也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下次犯错的可能性.

例1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的三角函数一章关于求函数周期的一道题,已知函数f(x)=2sin(π-ωx)cosωx+cos2ωx(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求ω的值.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事,关键是“错在前还是错在后”,如果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出现错误,那将促进学生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不至于到最后出错,悔之晚矣.

二、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营造心理健康发展的阵地

现在的学生由于很少经历艰苦生活的磨练或经历大的挫折,在高中学生普遍出现了不能承受学习压力、感情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的心理问题.良好的课堂的学习气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制约着课堂学习的效率.不同的课堂气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情感和注意力.有不少学生自卑、胆小、耐挫力差、害怕回答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此类学生多回答问题,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同时,逐步训练他们的自信心、耐挫力,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如果老师上课不积极创设,学生可能出现一种消极,师生的这种消极将互相影响,犹如流行病毒一样在传播,导致更多抵抗力不强的学生被感染.流行是消极之病的祸根,但积极之风的流行,更是一种良好的态势.老师要成为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尽可能多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

通过变式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彼此互通的,只要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并加以练习,就能熟练掌握,减少做题的恐惧感.

我们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出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丰富,精力旺盛.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没有恐惧心理,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克服了自我封闭的心理毛病.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地树立学习榜样,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竞争和压力,促进学生的进步.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自卑,教师降低对他们的要求,通过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训练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适当的“教学课例”,激发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有机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中的的“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一节内容中,联系到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的“杨辉三角”.课程标准中“杨辉三角”不是考试的重点,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花一些时间进行展开,把杨辉三角的内容讲授清楚,而不是轻描淡写,并且加以扩展,讲讲与杨辉三角相关的数学史,杨辉三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五百年左右,讲授必修二中的“圆”一节内容中,可以联系到圆周率,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比外国人早一千一百多年,必修三的“数系的扩充”一节内容,可以提到我国是最早使用分数、负数的国家,分数的研究是中国对世界数学的杰出贡献之一,负数的引进,又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的又一巨大贡献.关于负数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州早一千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通过介绍我国数学家研究数学问题的难度及挫折,进而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

四、锻炼面对失败的勇气,敢于直面学习中的挫折

在数学考试时,学生“发挥失常”的现象时有发生.考试时,很多学生会因为紧张导致高考前的晚上失眠了影响第二天的高考.为什么会有平时成绩很好的学生在高考中失利呢?这很多都和考试心态有关.这些学生平时太“顺利”了,很少遇到坎坷和挫折.考试时往往因为几道难题而心灰意冷、坐立不安,静不下心投入考试.考前心态的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的锻炼.

高考考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心理素质.因此,在考试之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尤其重要.在平时的数学考中尽量选用改编一定量的创新题、变式题等“陌生题”,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感受挫折,防止学生做“熟悉题”而形成思维定势,防止学生解题时因为遭遇“难题”思维受挫而不知所措.考前模拟考试,老师命题时不要一味地以鼓励为主降低试卷难度,应适当地“压分”.一味地鼓励有时会让学生飘飘然,不利于心理素质锻炼;适当地“压分”会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尖子生,消除他们的盲目自信,应时刻想到成功的道路上往往布满了荆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加强教学中的数学挫折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数学问题的解决经常伴随着困难,使学生体验到挫折和失败,这正是砥砺意志、打磨心理品质的绝好时机.健康的心理素质比健康的身体更为重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对待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有机地融入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让青少年一代心理更健康的发展,真正成为建设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挫折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挫折使我更坚强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挫折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解题勿忘我
生活需要挫折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