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疗法对突发性聋伴耳鸣的疗效观察

2018-10-15 11:23陈宇林小清曾屹生张国庆许亚桦王丽云郑晓雯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突聋五音突发性

陈宇 林小清 曾屹生 张国庆 许亚桦 王丽云 郑晓雯

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是耳鼻喉常见急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是72 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常伴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1],一般为单侧发病,偶有双侧或先后发病。其中耳鸣是突聋的最常见伴随症状,出现率约达90.0%[1],甚至是不少患者就诊时的唯一症状。但是,部分患者在突聋治愈或好转后仍长期残留有耳鸣,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可引发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突聋属中医“暴聋”范畴,临床可见风邪外犯证、气滞血瘀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气血亏虚证等[2],胡镇等发现每个季节,都有不同中医证型的突发性聋发生,主要以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为最多[3],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气血亏虚证最为多见,故本研究对气血亏虚型伴耳鸣突聋患者采用五音疗法联合静滴西药及中药口服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201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

1.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辨证分型为气血亏虚证:突发听力下降,常在劳累后发生,伴耳鸣,或伴眩晕;倦怠乏力,声低气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1.1.3纳入标准

①符合《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并伴有耳鸣的患者。②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证。③听力下降与耳鸣同时发生(相隔未超过2天视为同时)。④发病至就诊治疗的时间间隔≤14天。⑤依从性高,可配合完成研究。⑥年龄在15~75岁之间。⑦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意。

1.1.4排除标准

①发病前已有耳鸣(听力下降与耳鸣发生的时间间隔超过2天)。②患有严重精神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等全身性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文化程度低,不能应研究需要填写相关量表者。

1.2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气血亏虚型伴耳鸣突发性聋的患者90例,按就诊时间结合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5例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2~70岁,平均(43±16.03)岁,左耳20例,右耳25例,病程0.5d~7d,平均3d;对照组45例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23~69岁,平均(44±15.2)岁,左耳22例,右耳23例,病程0.5d~7d,平均3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位、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入院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5d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量为5 mg,静脉滴注2d,共7 d;甲钴胺注射液0.5 mg静脉注射,隔日1次;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静脉滴注,每日1次;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5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并配合中药汤剂归脾汤,组方:党参15g、黄芪24g、白术12g、茯苓18g、炙甘草3g、当归15g、龙眼肉15g、远志15g、酸枣仁12g、木香9g、大枣三枚,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制剂室统一代煎,日一剂,分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以上药物除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外,疗程均为14天。

1.3.2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五音治疗。本研究选取证型为气血亏虚证,主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耳窍失养所致,故结合《黄帝内经》五音疗疾法,根据五脏相生相克理论,采用宫调式阳韵,以徵、商、羽调式为辅,其中宫调15min+徵调5min+商调5min+羽调5min循环播放,患者在服用中药后1 h内行五音治疗,选取舒适的体位、姿势,闭目安神,尽量身心放松,五音治疗室保持安静无噪音,治疗早晚各1次,每次30 min。音量的调节以患者自觉能掩盖住耳鸣为准,疗程为14天。

1.4 疗效评价

2.2.1听力疗效

参照《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分别于就诊当天和治疗14天后进行纯音测听,比较前后两次测定结果,将疗效分为四级:(1)痊愈:受损频率听力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2)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3)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4)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该组总例数。

2.2.2耳鸣疗效

参照《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4],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耳鸣程度进行评分,根据各项指标的总评分分级,将耳鸣的严重程度有轻到重分为1~5级:1级:1~6分。2级:7~10分。3级:11~14分。4级:15~18分。5级:19~21分,再根据治疗前后耳鸣程度的级别改变,按如下方法评定疗效:痊愈:耳鸣消失,且伴随症状消失,随访一个月无复发。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程度无法改变。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该组总例数。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听力疗效

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恢复情况见表1,经Ridit分析,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听力疗效比较

2.2 耳鸣疗效

两组治疗前后耳鸣TEQ评分均值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耳鸣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耳鸣评分降低,而两组间比较耳鸣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耳鸣评分低于对照组。

按耳鸣疗效评定标准,两组耳鸣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耳鸣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耳鸣有效率比较

注:采用Ridit分析,治疗组R1=0.560,对照组R2=0.440,P=2.242,P=0.027<0.05

3 讨论

突发性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导致突聋发病人数呈现增长趋势[5]。突聋的病因、发病特点目前仍尚不清楚,有部分学者认突聋的病因目前有病毒因素、血管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几个方面[6]。不管何种病因,最终都可能造成内耳微循环障碍,使内耳缺血、缺氧,听毛细胞受损,从而导致听力下降,所以目前突聋的常见西医治疗方案是以糖皮质激素抗炎减轻内耳水肿、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微循环、抗血栓制剂、营养神经等。其常见伴随症状之一耳鸣,是一种主观感受,病因与机制也十分复杂,目前仍然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暴聋一词出自《黄帝内经》,如《素问·厥论篇》曰:“少阳之厥 ,则‘暴聋’”,这里虽然没对暴聋的临床表现有进一步的论述,但是一般指的是突然的听力下降。暴聋主要与脾、肾、心、肺、肝胆相关,其发病主要是气血不足、经脉不通所致,目前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汤剂与针灸治疗,治疗思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为主,有学者认为从痰、从虚辨证配合西药扩血管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7]。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暴聋主要以气血亏虚证最为多见,多伴耳鸣,常在劳累后发生,可应用归脾汤进行诊治。归脾汤源于《济生方》,此方心脾同治,气血并补,以脾为主,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气为血帅”,气旺则血自生,再者方中佐以木香理气健脾,使补而不滞,是临床上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常用方。

“五音”是中国音乐的基本要素,古人对声阶的描述,从低到高分别为“宫、商、角、徵、羽”五音疗疾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别》中记载:“内有五脏,以应五音……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者也”;《素问·五脏生成论》中记载:“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古人把五音(角、徵、宫、商、羽)与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和五志(怒、喜、思、悲、恐)等多个因素运用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作为中医五音疗法的理论指导[8]。石磊等[9]人采用五音疗法配合归脾汤治疗心神不宁型耳鸣,其疗效满意。五音治疗可以把音乐与人体的脏腑、心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使疾病好转以至于痊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音乐疗法是一个集医学、生理学、心理学、音乐等为一体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多位学者研究发现其在耳鸣患者的治疗中疗效优越,治疗原理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制造背景声音,减弱患者听觉中枢对耳鸣的感知,以达到降低其对患者的困扰;二是用外在声音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对耳鸣的关注[10]。音乐疗法还可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

本研究针对气血亏虚型暴聋伴耳鸣患者选择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与脾相应的“宫”音为主调,其调式风格悠扬,其性冲和,典雅和谐,使脾气升而胃气降,所食饮食物得以运化,气血生化有源,神明清窍得以濡养,故可缓解患者耳聋、耳鸣之症。辅以脾之母脏心之“徵”音,其旋律雅而柔顺,又欢快热烈,悦耳清朗,使心气充盈,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畅,气血得运,濡养诸身;肺之“商”音,其调高亢、铿锵有力,使得肺气升降如常,脾运化之水谷精微与吸入之清气相互作用,气血充盛;肾之“羽”音,清纯凄切,澄净高洁,悠远流长,与“徵”音水火相济,培补先天之本。

五音疗法作为祖国医学的传统治疗方式,从整体上调理脏腑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五音治疗虽然不能对突聋伴耳鸣患者的听力有直接的提高作用,但对缓解突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积极,其短期临床疗效高于单纯予以口服中药联合西药的治疗,可提高突聋伴耳鸣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患者疗程、随访时间较短,未对长远疗效进行跟踪,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突聋五音突发性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耳鸣管理理念在影响中医五音治疗耳鸣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基因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