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疗法对146例长病程耳鸣的近期疗效观察

2018-10-15 11:19钟萍卢兢哲郑芸刘蓬陈知己李刚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病程医师

钟萍 卢兢哲 郑芸* 刘蓬 陈知己 李刚

耳鸣(Tinnitus)是没有声源时的一种声音感知,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疑难病。2014年美国《耳鸣临床实践指南》[1]提出病程半年以上原因不明的扰人耳鸣无法治愈,这一结论对许多耳鸣患者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医生治疗耳鸣的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

上述指南得出这一结论并未囊括中医治疗耳鸣的文献。其实,中医自古有“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国内已有学者依据中医整体观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耳鸣康复理念和方法,称“医师疗法”[2,3],即通过教育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失调的脏腑功能日趋平衡,必要时配合适当的医疗干预措施,促进耳鸣患者自我康复。这一理念也非常符合当前重视生活方式对于诸多慢性疾病康复中作用的新趋势,有研究表明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有关,其中饮食习惯与慢性疾病密切相关[4],自然环境和健康相关因素可引起耳鸣[5],睡眠障碍是耳鸣的高危因素[6],饮食[7]、焦虑严重程度[8]与耳鸣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基于上述理由,本文对普遍认为无法治愈的一组长病程耳鸣患者应用医师疗法进行干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近期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鸣耳聋眩晕”专家门诊、诊断为原发性耳鸣[9]且病程≥6个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仅接受医师疗法理念调整生活方式且未使用其他医疗干预措施、至少复诊一次、临床资料完整、能够判断疗效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调整生活方式

根据医师疗法的理念调整生活方式,具体方法包括:

1.2.1健康教育与咨询

对每位患者进行正确认识耳鸣的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形成正确的耳鸣认知,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耳鸣,减轻患者对于耳鸣的各种恐惧,解答患者关于耳鸣的各种疑虑。

1.2.2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及当面交流,寻找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并指导患者进行调整,通过心理疏导消除来自工作或生活中的压力,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睡眠、饮食、运动习惯,早睡早起,饮食上以主食为主、且不进食肥甘厚腻及生冷寒凉食物,适当运动,使失调的脏腑功能日趋平衡,促进患者自我康复。

1.3 诊疗流程

1.3.1初诊流程询问并记录详细病史,行常规听力学检查,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导患者填写生活习惯调查表,内容包括睡眠、饮食、心情状况、运动习惯等,依据患者填写的生活习惯调查表具体情况,对患者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部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由医生对患者进行当面解释指导的基础上,再形成纸条医嘱交予患者,要求患者每日对照医嘱自行检查、逐条落实,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长期坚持。

1.3.2复诊流程填写自上诊至本次复诊期间的生活习惯调查表,耳鸣严重程度评估,直至患者自动停诊或医生建议停诊为止。依据患者每次复诊填写的生活习惯调查表具体情况,对患者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部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1.4 疗效评价

1.4.1耳鸣严重程度评估准确评估耳鸣严重程度是评价耳鸣疗效的前提。本研究采用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10,11]评估耳鸣严重程度。TEQ包含6个条目,分别评估患者感知耳鸣的响度、持续时间、耳鸣对患者睡眠/注意力/心情的影响以及耳鸣总体严重程度。根据TEQ总分,将耳鸣严重程度分成5级[12]:1~6分为I 级,7~10 分为Ⅱ级,11~14分为Ⅲ级,15~18分为Ⅳ级,19~21分为V 级。

TEQ的使用方法:由评估者通过面对面访谈方法与患者进行交流,根据交流得到的信息,了解患者对耳鸣的感知以及耳鸣对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影响程度,并予以评分。

1.4.2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初诊/复诊时耳鸣程度分级变化判定疗效,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其标准如下[13]:

痊愈:耳鸣消失≥1个月;显效:耳鸣程度降低≥两级;有效:耳鸣程度降低一级;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变。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1.1一般情况

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耳鸣患者共146例,其中男68例(46.6%),女78例(53.4%);年龄12~81岁,平均44.3±15.1岁;病程6~480月,平均60.2±81.1月;伴听力下降者97例(占66.4%);疗程0.2~17.9月,平均2.1±3.9月。

2.1.2耳鸣严重程度

初诊TEQ评分5~21分,平均11.1±3.1分。

按TEQ分级,初诊时的耳鸣严重程度分布见图1:其中Ⅱ-Ⅳ级共占95.9%,即本研究绝大多数耳鸣者严重程度居中,轻微和极重者均较少,这与临床工作中耳鸣患者的分布特点一致[12]。

图1 初诊耳鸣严重程度分布

2.2 疗效

按疗效评价标准,本组146例长病程耳鸣患者中,经平均2.1±3.9月的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后,痊愈6例(占4.1%),显效24例(占16.4%),有效54例(占37.0%),无效62例(占42.5%),总有效率57.5%。疗效分布详见图2。

3 讨论

本研究中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依靠当前现有医学思路治疗难以取得较好疗效的长病程耳鸣患者,仅采用医师疗法理念调整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经过平均2.1个月的干预后,痊愈率达4.1%,总有效率达57.5%,应该说疗效是令人满意的。

图2 146例长病程耳鸣患者的疗效分布

本组资料与既往报道的同类研究[2]相比,患者平均病程增加了三分之一(60.2月/40.4月),疗程亦延长了1倍(2.1月/1.1月),但与既往报道的资料不同的是,本研究完全没使用中药、针灸等医疗措施进行干预,仅仅是调整生活方式,两者的近期痊愈率十分相近(4.1% / 4.0%),而近期总有效率本研究略高(57.5% / 49.2%)。这一结果令人鼓舞,说明仅调整生活方式对耳鸣的疗效并不低于调整生活方式配合中药、针灸等治疗措施,符合医师疗法所提出的耳鸣根本病因在于不良生活方式的理念。

既往的研究结果[2]表明,平均停止治疗达32.3个月后的远期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明显较近期疗效提高,分别达82.3%与17.7%。本研究的不足在于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尚缺乏远期疗效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与医师疗法提出者既往的文献报道[2]两项结果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课题组所研究的不同耳鸣患者采用医师疗法治疗耳鸣,但结果却均显示长病程耳鸣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治疗,且可痊愈。这些研究结果初步表明:2014年美国《耳鸣临床实践指南》[1]提出的病程半年以上原因不明的扰人耳鸣无法治愈的这一结论有待商榷,对长病程耳鸣患者不宜轻易作出“无法治愈”的结论。

本文对146例病程超过6个月的耳鸣患者的近期临床观察初步显示,采用医师疗法进行干预,调动患者自我康复能力,耳鸣是有希望被治愈的。医师疗法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明白的特点,应用于耳鸣的前景值得期待。当然,本研究系回顾性研究,对于医师疗法干预耳鸣的近期、远期疗效及疗效影响因素,尚有待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病程医师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中国医师节》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