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补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43例临床观察

2018-10-15 10:3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肺气益气西药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73000

咳嗽属于呼吸道常见症状,若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且胸部X线显示无明显肺部疾病则视为慢性咳嗽,其发病率占呼吸科门诊的20%~30%[1-2]。咳嗽在一定程度上可清除气道内的有害因子及分泌物,属于机体一项重要防御机制,但频繁、反复、长期的咳嗽会影响患者生理机能,不利于其身心健康[3]。慢性咳嗽病因较为复杂且无症状较少,因而存在易被误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情况,且其临床治疗存在抗生素滥用、耐药性高等不足。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临床关注[4]。基于此,本研究就益气补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咳嗽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4~81岁,平均(52.43±14.62)岁;病程9~24周,平均(16.37±4.23)周。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23~78岁,平均(52.17±14.20)岁;病程10~24周,平均(16.44±4.36)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5]中的西医诊断标准及《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6]中肺脾气虚证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慢性咳嗽者;②入组前接受过其他止咳药物治疗者;③合并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既往存在精神疾病史者;⑤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60),口服,2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补肺汤,药方:黄芪30 g,党参15 g,茯苓15 g,白术15 g,款冬花15 g,杏仁9 g,防风9 g,桃仁9 g,桔梗3 g,甘草6 g。1剂/d,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8 d,用药期间注意保暖并适当运动以提升机体免疫疗程结束后即评估疗效。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①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对患者咳嗽、咯痰、乏力、自汗、纳呆等症状进行评分,共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计0、1、2、3分。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28 d后中医证候积分。②肺功能:使用FgC-A+肺功能测试仪(厂家:安徽电子科学研究所)检测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FEV1/FVC值。③疗效判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拟定,咳嗽、临床体征消失,舌脉象改善为临床控制;咳嗽症状减轻,临床体征及舌脉象明显改善为显效;咳嗽症状、临床体征及舌脉现象有所改善为有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恶化的则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313.12±2.637.78±1.43#观察组4312.78±2.424.02±1.10#*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肺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上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 FEV1/L FVC/L FEV1/FVC/%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30.87±0.121.02±0.23#1.01±0.101.12±0.14#80.27±0.6482.77±1.26#观察组430.90±0.161.37±0.24#*0.98±0.181.43±0.11#*80.13±0.4889.84±1.33#*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将慢性咳嗽划分为“久咳”、“风咳”范畴,其有内伤、外感之分,但其病位均在肺,本于肾,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因而该病根本病机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肺阳不足。患者体虚易感,阳气不足,卫气虚弱,痰饮内伏,致痰伏于肺,作咳[8-9]。肺主气,脾益气,二者互为作用,关系密切。脾气虚,致水谷精微缺乏,无以养肺,肺气亏虚,宣发肃降功能失衡,故发咳嗽;脾虚不运,致水湿停滞,凝聚成痰,伏于肺,致肺气宣发肃降受损[10-11]。因而临床慢性咳嗽多见肺脾气虚之证,中医认为病症治疗宜补后天之本脾,促脾气健旺,运化有度,气血充足,进而使肺气得以滋养,气机畅达,升降复常,终致咳嗽止。

本研究采用益气补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方案治疗慢性咳嗽获得较佳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且FEV1、FVC、FEV1/FVC水平等指标水平较对照高,说明益气补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可提升该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西药复方甲氧那明由氨茶碱、那可丁、盐酸甲氧那明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组成,氨茶碱、那可丁、盐酸甲氧那明三药具有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抑制牵张反射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配合茶碱类药物使用可胁痛抗炎,因而复方甲氧那明具有抗炎解痉效果[12]。益气补肺汤以黄芪和党参为君药,黄芪性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可补气固表、温肺定喘,党参性甘,平,归脾、肺经,可补中益气、生津,二者合用可补脾益肺、甘温益气;茯苓、白术、防风为臣药,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可补中健脾、止咳化痰,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其可强化黄芪、党参固表之力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可祛风解表、胜湿,其可助黄芪御风;款冬花、杏仁、桃仁、桔梗为佐药,款冬花味辛、微甘,性温,归肺经,可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杏仁苦,微温,有止咳平喘之效,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可活血祛瘀、止咳平喘,桔梗可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甘草为使药,其甘温调中。上述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肺、止咳化痰之功。

综上所述,益气补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可有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提升其治疗效果,且利于提升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肺气益气西药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张世卿运用益气通督法治疗小儿腹泻验案1则
人到中年补肺气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