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服务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结局的改善作用

2018-10-15 07:15戴金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个体化住院常规

戴金萍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

上消化道出血即为食管、十二指肠、胃、肝胆系统出血,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生率,起病急、病情凶险,严重影响患者正常血运,甚至造成休克[1]。常规护理方式更加注重疾病专科护理,对患者个体化需要重视不足,护理结局不甚理想。本次研究将10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服务对护理结局的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104例,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个体化护理组。全部患者经胃镜检查确诊为糜烂性出血或者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均为黑便、呕血、腹痛、冷汗淋漓、头晕、面色苍白等,不存在肾功能障碍、妊娠期、哺乳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常规护理组男性、女性分别32例、20例,最小、最大年龄为23岁、66岁,平均(43.6±3.6)岁,轻度、中度、重度出血分别有18例、22例、12例;个体化护理组男性、女性分别33例、19例,最小、最大年龄为22岁、66岁,平均(43.5±3.5)岁,轻度、中度、重度出血分别有19例、22例、1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使用常规治疗,例如卧床休息、禁食、扩充血容量、处理感染等。

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例如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状态、清理口腔中血液、记录出血量等。

个体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服务。

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与主治医师配合,基于患者综合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并根据护理效果随时调整;了解患者个体化需求。加强与患者沟通,切实了解患者需要,尽量满足患者要求;负性情绪疏导。针对存在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患者给予情绪疏导措施,提升其在治疗与护理中的配合度;口腔护理。叮嘱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增加刷牙与漱口频率,并防止呕出物的血腥气味刺激患者,提升其舒适度。

在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

1.3 研究指标

不同组别护理结局。包括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期间再次出血率与并发症出现率。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依据为我院自制的健康知识掌握调查问卷,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越好;护理满意度依据为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在85分及以上;满意:评分在60至84分;不满意:评分低于6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个体化护理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短(P<0.05),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住院期间再次出血率、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不同组别护理结局

3 讨论

在当前生活节奏加快与生活习惯不断改变的背景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该病病因复杂,临床上认可度比较高的包括急性非静脉曲张、胃溃疡,主要临床表现有黑便、呕血等[2]。由于该病进展快,若延误治疗时机将加剧病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3]。使用内镜下止血与科学的护理服务结合,可达到止血目的,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本研究中,个体化护理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短(P<0.05),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住院期间再次出血率、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提示个体化护理服务在改善护理结局上的优势作用。个体化护理立足于患者实际需要,通过对常规护理服务内容进行完善,增加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了解患者个体化需求、负性情绪疏导、口腔护理等措施,提升护理服务的针对性与个性化,促进护理结局的改善。

综合以上内容,将个体化护理应用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在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再次出血率与并发症出现率上可发挥优势作用。

猜你喜欢
个体化住院常规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妈妈住院了
常规之外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