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SAS、SDS评分的影响分析

2018-10-15 07: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负性生理腰椎间盘

刘 颖

(常州市中医医院外科,江苏 常州 213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髓核、纤维环、软骨板的部分(尤其是髓核)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加之外力作用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于椎管,致使相邻脊神经根受到压迫,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腰部疼痛等症状[1]。患者不仅行动不便,而且容易产生负性情绪,降低生活质量。但是,常规护理已难以满足现代护理需求。个性化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实施适宜其个人的护理措施,从而获得良好效果[2]。为探究个性化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此类患者30例进行干预,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9-61岁,平均年龄为(38.51±10.64)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中学14例、大专及以上11例;发病部位:腰4~5段16例、腰5~骶1段14例。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30-62岁,平均年龄为(38.78±10.33)岁。文化程度:小学4例、中学16例、大专及以上10例;发病部位:腰4~5段15例、腰5~骶1段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镇痛干预、药物使用、生理指标检测等,护理时间为3周。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1)心理护理。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式,以消除其紧张心理。如普及疾病知识、列举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主治医生履历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热情介绍医院环境,护理人员做到衣着得体、态度亲切、举止文明等。对女性患者叮嘱其少穿穿高跟鞋,保持腰部稳定性。(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平时多食用一些富含钙质、蛋白质、维生素C等利于提高的食物。还包括一些高纤维素食物,避免因便秘增加腰部负压。(3)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以书面形式向患者普及腰椎间盘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其发病原因、发展、转归及各种治疗、检查的方法,使其理解这些措施的目的及意义,增加依从性。另外针对不同患者制订适宜其个人的运动方案,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及节律,急性发作期以平卧休养为主,减少下床次数,卫生间采用坐便,两旁设置扶手,助于患者减少腰部负压。治疗期间前2d 以平卧休养为主,以增加脊柱稳定性,恢复期以锻炼为主,鼓励患者下床走动,多散步。(4)疼痛护理。指导患者卧位时平侧卧位交替,尽量避免坐位,站立时以单腿或者佩戴护腰。

1.3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抑郁自评量表(SDS)[4],于两组护理3周后进行评估。SAS、SDS量表均包含20项条目,每项1-4分,总分20-80分。得分与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呈正相关。(2)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5]评估两组护理3周后生活质量。量表包含8个维度,36项条目,每项1-6分不等,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3周后负性情绪比较

观察组护理3周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3周后负性情绪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3周后负性情绪比较(±s,分)

组别 SAS SDS对照组(n=30) 52.54±7.41 55.93±8.47观察组(n=30) 41.44±6.78 43.28±8.93 t值 6.053 5.629 P值 0.000 0.000

2.2 两组护理3周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3周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活力、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3周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3周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情感 活力 疼痛 总体健康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对照组(n=30) 75.63±7.36 72.84±6.64 73.68±8.42 70.38±5.28 69.62±6.52 73.56±6.35 75.27±5.84 78.69±7.48观察组(n=30) 87.50±6.82 86.38±6.37 86.18±8.71 83.46±7.31 78.47±6.36 86.26±7.03 87.47±7.46 89.57±8.12 t值 6.479 8.060 5.652 7.945 5.322 7.343 7.053 5.400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强迫性等心理问题,而积极的个体化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3周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经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为此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均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同时感觉更加亲切,因此可有效减轻其不良情绪[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3周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活力、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经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为此模式以其一对一特有形式,明显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因此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负性生理腰椎间盘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