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婴儿氧舱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的护理探讨

2018-10-15 07:15吴慕君吴海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脑病智力婴儿

吴慕君,吴海燕

(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新疆 伊犁 833200)

婴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的脑损伤,不仅会危及患儿的生命,也是最常见的新生儿致残的原因之一,给患儿的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因此,本文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和恢复期护理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儿50例,女性患儿34例;年龄为3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5.4±52.7)周;体重为5-13.2kg,平均体重为(9.6±0.4)kg。实验组中有男性患儿48例,女性患儿36例;年龄为3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3.5±56.9)周;体重为5.5-12.9kg,平均体重为(10.6±3.5)kg。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婴幼儿功能操、营养脑神经、控制脑水肿和惊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等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婴儿氧舱,第一次治疗的压力应调低一些,让患儿能够顺利适应,升压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左右,压力达到0.06兆帕左右就可以停止输入氧气,稳压吸氧保持30分钟,而且每隔10分钟要换一次气,稳压吸氧后打开气阀排出气体,使舱内压力均匀下降至0,然后让婴儿出舱。每天治疗一次,一个疗程在10天左右,所有患儿接受1-5个疗程,根据病情的轻重确定疗程,每个疗程结束以后要休息10天左右。

护理方法:(1)入舱前护理:首先要确定好入舱的患儿,对每一位患儿的病情进行了解,检查患儿是否存在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是否有高压氧舱治疗禁忌症。在入舱前半小时应让患儿喝奶,从而排出胃部的空气。然后换上全棉衣物,确保衣物的干燥和清洁。接着是检查氧舱设备,观察仪表、阀门和氧源等方面,并调节好室内的温度,确保环境的干净和整洁。做好以上工作再把婴儿抱入舱内,采取右侧卧位并固定住。(2)舱内护理:将婴儿放置托盘上病关闭舱门,然后开始升压,舱内的氧气浓度要达到80%以上,这样才能确保治疗效果。当压力升至0.05兆帕时,开始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加压过后要开始稳压,除了要监测氧舱的工作情况,还要观察婴儿的变化,以便及时进行处理。稳压后就要开始减压,减压速度要控制得当,保证在15分钟内减至零。(3)出舱护理:出舱后为婴儿擦拭汗液,并及时更换干净的衣物,清理口鼻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能够通畅。接着要进行体检和血气检测,并嘱咐患儿家属注意事项,护理人员也要做好记录。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的结果,分数大于80表示智能发育正常,小于80表示智能发育异常,得分越高证明智能越强。接着再比较两组患儿的疾病并发症情况,包括癫痫、听力障碍和脑性瘫痪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s)均数加减标差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两组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价值使用X2检验,如若P数值在0.05以下表示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发育指数的比较

实验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比较

2.2 两组患儿的智能结果比较

实验组中有13例患儿智力发育异常,占7.73%;对照组中有48例患儿智力发育异常,占总人数的27.38%,实验组的智力发育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率比较

对照组中有14例智力低下,12例癫痫,12例听力障碍,10例脑性瘫痪,并发症率为27.38%; 实验组中有4例智力低下,2例癫痫,3例听力障碍,3例脑性瘫痪,并发症率为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婴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损害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围生期窒息导致的。意识障碍是婴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表现,还会发生癫痫、惊厥和肌张力增加等情况,而且婴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死率较高,预后效果也比较差,幸存者也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甚至脑瘫等后遗症[2]。国内外目前都没有确切的特异疗法,但是有研究发现,婴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神经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这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通过及时干预可以阻止神经细胞的持续扩大,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3]。婴幼儿在六个月之前的脑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中枢神经系统也是重塑能力最强的阶段,如果这时候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新生细胞的重建,使得脑损伤能够重组或者改组,最终达到恢复脑功能的目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智能结果和并发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对婴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恢复期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没有副作用,安全度较高。

猜你喜欢
脑病智力婴儿
艺术家婴儿推车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婴儿为何会发笑?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