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皮下注射疼痛的注射方法探讨

2018-10-15 07:15张小花丁新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腹壁皮下药液

张小花,丁新红*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 无锡 2140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1](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Injection,特比澳)是刺激巨核细胞生成和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可升高血小板数目。临床应用于血小板低于50×109/L的患者。该药品疗效显著,但皮下注射时会发生局部疼痛、皮下血肿,增加患者的痛苦。笔者对皮下注射特比澳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住院接受特比澳治疗的患者127例,男70例,女57例,年龄27-68岁,原发病种类(按临床诊断或病理结果)包括血小板减少症,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排除注射血小板生成素低于7d者。所有患者按照日逢单逢双分为对照组(n=68)和实验组(n=59),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皮下注射法。注射部位:上臂或腹壁。操作者左手绷紧患者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快速刺入针头的1/2-2/3,消瘦患者注射时捏起注射部位皮肤。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液。注射完毕,用消毒棉签轻按针刺处,快速拔针,终末处置用物。注意事项:穿刺及拔针时快,推注药液时慢。

1.2.2 实验组行改良式皮下注射法。注射部位为腹壁:患者取平卧屈膝位,注射点在左右腹壁的前外侧或后外侧皮下组织内[2](脐周5cm以外),由患者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形成褶皱10s,护士右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栓,垂直刺入皮下组织,回抽无回血,左手缓慢推注药液,右手食指固定针栓并缓慢转动针筒,注射完毕后停留10s再拔针,用棉球按压穿刺点20min左右,不可揉搓。注意事项;注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N1-N3级护士进行,注射时回抽无回血后先缓慢推注0.2ml后再转动针尖,针尖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1ml药液以4点方位、总量的1/4缓慢推注,注射同时边询问患者的感受,以此来控制调节推注药液的速度。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1次/d。

1.3 观察指标

(1)采用NRS疼痛评估法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NRS评分。(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s)

组别 NRS评分 护理满意度(%)对照组(n=68) 4.11±1.35 86.39±5.23试验组(n=59) 1.86±0.99 94.44±2.31 t 10.554 -10.914 p p<0.01 p<0.01

3 讨论

随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患者对于舒适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疼痛护理被提升到护理发展的前沿,笔者认为减轻注射引起的疼痛也是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因此,针对血液科病人皮下注射特比澳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有研究表明旋转式皮下注射方法[3]有利于药物的扩散与吸收,减轻药物的刺激,避免局部肿胀及疼痛不适;高洁[4]等用捏起腹壁皮肤形成褶皱垂直进针缓慢推注40s、停留5-6秒迅速拔针的方法可明显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宋小波[5]皮下注射完毕后需在针眼处用手压住棉球做大面积按压20-30min,道明了注射要领。笔者在研究时发现不管哪种注射方法,患者局部皮肤都有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这可能与护士操作不规范有关,鉴于特比澳适用于血小板低的患者,因此不排除因血小板低而引起的皮下出血,对于既能减轻疼痛,又可减少皮下出血的注射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腹壁皮下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