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10-15 07:15郑瑞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炎乳汁

郑瑞方

(山东省郓城县水堡乡卫生院,山东 菏泽 274700)

急性胰腺炎属于炎症性疾病,其是因乳头皲裂[1]、乳腺管阻塞,外加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导致的,在初产妇中有较高的发生率,若未及时处理,将会进展诱发乳腺脓肿,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并对正常的哺乳带来影响,由此可见,护理措施的实施极为必要。现探究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98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行两种护理干预的效果,表述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常规资料

本研究98例样本均经临床诊断明确为急性乳腺炎,患者处于哺乳期,入选研究的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均分成2组,甲组年龄均值(26.57±4.28)岁;病程均值(2.17±1.30)d;其中39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乙组年龄均值(26.82±4.60)岁;病程均值(2.22±1.17)d;其中40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两组基线资料(年龄、病程和产次)基本接近,P>0.05,符合研究对比指征。

1.2 方法

甲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了解病房环境,监测其病情变化,告知护理时注意事项,做好疾病健康宣教,出院时给予适当指导。

乙组(早期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亲切与患者交流,告知其乳腺炎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将正确的按摩方式教会给患者,并科学指导应用吸入器吸乳,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知;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使其焦虑、紧张感及时消除。②健康宣教:因初产妇发生急性乳腺炎的机率较高,患者缺乏对疾病的了解,会担心乳汁影响到婴儿的健康,进而对疾病的恢复带来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科学指导患者以正确的姿势哺乳,并将乳头平坦、凹陷与龟裂等治疗技巧告知患者;重点告知乳头卫生清洁护理的重要性,哺乳时以两侧乳房的乳汁来哺乳。③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易消化且清淡饮食,多食用新鲜的果蔬,尽可能不食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增加乳汁稠度及浓度,造成乳汁分泌不畅使乳腺管堵塞;若患者乳汁充足,应尽可能减少催奶食物的食用,例如鲫鱼汤、猪蹄等;若患者乳汁浓稠且量大,则应少喝汤,多喝水,以使乳汁尽快排出,避免淤积使病情加重。

1.3 效果评价(观察)

评价指标[2]:护理后临床症状与乳房肿块接近消失,可正常哺乳提示痊愈;护理后症状缓解明显,体征恢复明显,乳房肿块大小与护理前对比减少1/2,有轻微疼痛感提示为好转;护理前后症状、体征均未得到恢复,乳房肿块未见明显缩小且疼痛严重提示为无效。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乳腺脓肿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甲组护理总疗效低于乙组,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2.2 并发症

甲组出现5例乳腺脓肿,占比为12.2%;乙组未出现乳腺脓肿,两组乳腺脓肿发生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x2=5.2688,P=0.0217)。

3 讨论

西医理论认为,急性乳腺炎是因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哺乳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可表现为患侧乳房发热红肿以及热痛等,病情较轻者会出现诸如抑郁、烦躁等消极情绪,病情严重者则有可能出现乳房脓肿、高热等症状,若乳房脓肿,还需采取切开引流、穿刺冲洗等干预。

研究显示,临床采取硫酸镁热敷、手法按摩[3]以及理疗等措施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辅助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增强临床疗效,推动病情康复进程。本研究对收治的98例急性乳腺炎哺乳期患者分别采取了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乙组总疗效高达100%,与甲组87.8%对比优势明显,P<0.05,说明早期护理干预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早期护理干预能够给予患者全面及时的专科护理服务,尽快疏通堵塞的乳腺管,排出淤积的乳液,加速病情好转。另外,通过比较两组乳腺脓肿发生情况可得出,乙组经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后无乳腺脓肿病例,但甲组发生5例(12.2%),P<0.05,进一步说明早期护理干预优于常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将早期护理干预施行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有重要作用,可减轻痛苦,避免发生乳腺脓肿,对保障继续哺乳,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哺乳期乳腺炎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乳汁点目需谨慎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