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应用研究

2018-10-15 07:15马海荣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脑瘫循证康复

马海荣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脑瘫也称婴儿脑性瘫痪,是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1]。目前常用的脑瘫治疗是采取适当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运动功能,对患儿进行长期的语言和生活自理技能训练[2]。循证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意愿相结合的护理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护理方法[3]。本次我院就探究了将循证护理方法运用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中,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期间儿科治疗的脑瘫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在入院时均被明确诊断为脑瘫。与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在6月~5岁,平均年龄(2.0± 0.5)岁,脑瘫分型痉挛性22例,不随意运动型14例,混合型8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在6月~5岁,平均年龄(1.9± 0.8)岁,脑瘫分型痉挛性21例,不随意运动型18例,混合型5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康复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成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组长,实行偱症护理。科室的各个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在数据库中查看文献,搜索需要的资料,根据总结资料组内讨论再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科学、可行的护理措施。(2)将总结的护理措施运用于临床护理中,首先心理护理,脑瘫患儿常出现抵抗治疗的现象,是因为患儿的肢体运功能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控制,语言能力受限,智力低下不能正常交流。患儿不能正常活动导致患儿的肌肉紧张功能性萎缩僵硬,患儿在治疗时反抗,情绪不良。不愿意接触外面的世界,进而耽误治疗时期。这要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心理特征、生活习惯给予有效的护理方法。积极主动鼓励患儿,引导患儿适应新的周围环境,依从性较高的接受治疗。(3)基本生活能力训练,摄食功能训练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的,首先护理人员要通过直接的观察和家属的描述了解患儿的摄食状况。根据对患儿进行摄食评价后进行摄食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尽量鼓励患儿独自进食。对于严重的患儿有运动功能失调的患儿用特制的进食工具帮助进食。(4)语言训练,对于脑瘫患儿特别是痉挛性脑瘫患儿,脑功能发育不全,导致患儿的语言功能障碍,训练患儿的发音调节,口腔知觉调节。

1.3 观察指标

对患儿进行Peabody评分,以精细运动(FMQ)、粗大运动(GMQ)及总运动(TMQ)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儿的病情越轻。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Peabody评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的评分无差异(P>0.05)。

护理后实验组Peabod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Peabody评分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评价,实验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 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4]。依据康复指南最新诊断,脑瘫分型不同,症状不同,分级不同,轻重不同,临床常表现为肌肉强硬,肌张力下降,轻偏瘫和四肢瘫痪,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滞,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5]。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基本技能,提高患儿的智力,并且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总之,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瘫循证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