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急性腹泻病中对其体重的影响

2018-10-15 07:15李佳盈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体重小儿饮食

李佳盈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江苏 苏州 215000)

小儿急性腹泻病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婴幼儿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多种病原菌引起造成患儿大便性状改变以及次数增加的一种消化道综合征,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最终导致小儿营养不良,体重减少,这也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1]。为了提高急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对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腹泻病患儿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急性腹泻病的患儿进行分析,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诊断标准,无脱水症状,在家长陪同下自愿接受本次研究调查,排除慢性以及迁延性腹泻病、家长不能配合治疗的。患儿中男性、女性各26例、14例,年龄为1-16个月,平均年龄为(8.9±4.1)个月,体重为5-13kg,平均体重为(7.5±0.8)kg,病程在3-11d,平均病程为(7.9±1.5)d,对比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可进行分析。

1.2 方法

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健康评估,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测量体重,记录大便次数以及性状。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饮食护理干预,首先给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给家长发放腹泻病的健康手册,或者是直接给家长讲解腹泻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给家长介绍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腹泻病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等,指导家长做好患儿的喂养,包括喂养方式、辅食、断奶方法、断奶时间、用药情况、卫生情况、外界气候变化等,指导家长如何做可以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养成患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部分家长会出现焦虑、急躁的情绪,此时护理人员指导家长稳定自身情绪,以免影响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给患儿指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以便补充患儿身体生长所需的营养。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体重变化情况并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以上全部数据资料均录入SPSS19.0软件中来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s),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展开 检验,若组间有差异,则P<0.05。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体重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体重降低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腹泻病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小儿的身心正常成长[2]。临床上在对小儿急性腹泻病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控制患儿的体重,给患儿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防止患儿因为疾病造成体重的下降,影响身体发育。随着医学护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中将治疗、预防、康复以及健康融为一体进行护理干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在促进小儿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小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小儿疾病的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饮食护理干预重要的一个措施是健康教育,小儿因为年龄过小不能理解护理人员的表达,但是家长可以,护理人员对家长进行疾病的相关讲解,提高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使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从而更好的喂养小儿,确保其营养充足,减少因为疾病造成体重降低情况[4]。饮食护理在疾病中非常重要,小儿包括喂养方式、辅食情况、用药剂量、用药次数以及断奶方式、时间等,养成小儿良好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防止偏食、过食以及饮食结构突变引起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等[5]。本次对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腹泻病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儿体重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体重降低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在小儿急性腹泻病中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减少患儿体重的大幅度降低情况[6]。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体重变化情况比较(kg,±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体重变化情况比较(kg,±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0 8.01±1.78 7.85±1.80对照组 20 8.02±1.77 6.71±1.60 t-- 10.28 9.45 P-- <0.05 <0.05

综上所述,小儿急性腹泻病中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控制体重的下降,使其在正常范围内,建议在临床上使用。

猜你喜欢
体重小儿饮食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小儿涵之三事
何为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