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脑瘤患者中行PICC置管的应用

2018-10-15 07:15周仁菊徐永银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脑瘤置管依从性

周仁菊,董 娇,徐永银*

(1.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2.上海海军四一一医院, 上海 200081)

脑瘤为神经外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除行手术治疗外,需予以放化疗进行治疗[1]。PICC管为患者重要生命通道,其可保护血管,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刺激外周血管,从而减少局部组织坏死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且其具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优势,但长时间置管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故针对行PICC置管的脑瘤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路径具重要意义。本文就选取的44例行PICC置管的脑瘤患者资料加以探讨,现作下列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44例行PICC置管的脑瘤患者资料加以探讨,入选者均为手术风险大、外周静脉条件差、输注高渗性液体、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及深部肿瘤住院时间久;分成2组,对照组(22例)年龄37-64岁,平均(50.26±4.17)岁,男女比15:7;实验组(22例)年龄36-63岁,平均(51.41±5.22)岁,男女比14:8;文化程度:11例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与大专,12例本科与研究生;2组基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路径,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况变化,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常规健康教育,询问患者身体是否不适等;实验组行临床路径管理:①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当日即依据临床路径予以介绍,耐心讲解路径表上相关内容、作用及目的,以加深患者对其作用的了解,积极配合医护工作;严格遵循表单执行各项内容并详细记录;最后查询每项内容且予以护理质量评估。护理人员于置管前向患者耐心介绍PICC置管的效果、优点及价值,且说明置管的操作原理与方法,使患者深入理解PICC知识,消除其内心顾虑。②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患者,对其血管条件、基础情况予以评估,并制定相应血管计划;置管前指导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并说明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正确指导患者置管时的配合动作;指导患者体位与活动,PICC置管后局部压迫穿刺点2小时左右,且手指每小时屈伸20次,避免手臂肿胀;置管后24小时,对穿刺点予以加压包扎,并行X检查;常规换药1次,且保证敷贴紧贴于导管与患者皮肤,以免导管易动;告知患者如何活动置管的肢体,且密切观察穿刺点是否存在渗血情况;同时耐心说明置管后相关注意事项。③护理人员于住院期间针对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说明PICC维护的必要性,并指导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法;告知患者于带管期间保持清洁干燥,切勿擅自将贴膜撕落;嘱患者开展手部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予ESCA(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2]对2组自我护理能力予以评估,包括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分值呈正相关。采取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组护理依从性予以评估,分为完全依从、较依从及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数+较依从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原理

探究数据,皆由SPSS22.0统计软件解析,计量数据经由(±s)表达,组间之比经由t检验;计数单位经由[n(%)]表达,组内对比经 表达;P<0.05为两组差异之比存在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

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较之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s,分)

表1 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s,分)

组别(n=例数)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实验组(n=22) 42.25±1.84a 18.26±0.62a 16.28±2.31a 23.26±1.96a对照组(n=22) 36.14±4.17 14.25±2.18 12.04±1.12 17.64±2.30

注:组间比较,aP<0.05。

2.2 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

实验组完全依从12例,较依从9例,不依从1例;对照组分别为9例、8例、5例;实验组护理依从性95.45%较之对照组77.27%显著更高(P<0.05)。

3 讨论

脑瘤为临床常见颅内肿瘤,放化疗为治疗肿瘤患者术后综合治疗模式,但同步放化疗期间毒副反应较重,且部分患者受治疗、恶性肿瘤等带来的痛苦及心理压力较大,对其治疗依从性带来严重影响[3]。

临床路径是由临床发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依据某种手术或疾病、诊断而制定出的治疗护理模式,依据临床路径表标准化、科学化护理治疗流程,使患者于住院期间均依据此模式予以护理剂治疗,以保证护理与治疗的连续性,从而使得患者获得最优质的服务。本研究针对选取的22例行PICC置管的脑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且取得良好效果。临床路径宗旨即为患者提供最舒适、最佳的看护与关照,并对各类疾病实施临床路径后,均需依据对其评估结果,以及时修改及补充护理内容[4]。临床路径的实施核心即实施标准化、合理及科学的护理流程,促使医疗护理更加标准化及程序化,有效规范护理服务的流程[5]。本文通过对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依据路径表实施护理,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及其家属对PICC置管过程加以了解,且耐心讲解关于置管、维修等方面的知识,以消除患者内心担忧,提高护理依从性。同时,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后,有效加强护理人员控制护理质量的意识,使其积极参与质量控制,增强其护理责任心,进而提高护理安全。加之,护理人员于患者整个住院期间给予健康宣教,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使得患者的自我护理信心及能力得以提高。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其主动静疗理念可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并减低药物外渗,减轻患者痛苦,促使药物发挥最佳效果,同时促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进而提高临床护理的效率与规范性。经研究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等分值较之对照组均显著更高;实验组护理依从性较之对照组显著更高;提示针对行PICC置管的脑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依从性。由于选取的样本数较少,本文对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未加以分析,待进一步调查再作完善。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实施于行PICC置管的脑瘤患者,不仅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而且有效提高护理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脑瘤置管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观察
所有脑瘤都需要手术吗
新警示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