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OCT血糖仪实施血糖信息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2018-10-15 07:15邱娇娜黄亚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血糖仪准确率血糖

邱娇娜,黄亚婷

(上海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433)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的趋势,住院患者糖尿病比例的增高。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血糖监测是调整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患者的不良结局和延长住院时间[1]。因此,建立院内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系统,提高血糖管理的质量,是血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2]。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方案的一部分,通过血糖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制定精细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减少医疗支出。医护工作者可利用便捷的信息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和用药方式的指导,有效提高临床诊疗率[3]。基于系统对各种功能进行分析,使医护人员更加全面了解、综合分析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情况,实现血糖检测信息化管理[4],我院引进了华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GM700pro血糖仪和IGMS,其具备了设备管理系统、血糖电子登记表和个人血糖管理三大模块,血糖仪涵盖了患者身份识别、血糖即时检测、数据实时上传、仪器质控管理、危急值预警5大功能,通过IGMS和GM700pro的血糖检测,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血糖监测管理系统为糖尿病患者个性化的治疗和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撑。

1 对 象

选取2017年1~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0例。对照组240例采用便携式血糖仪监测血糖和人工数据转抄;观察组240例采用IGMS和GM700pro血糖仪检测血糖。收集身份识别准确率、血糖漏测率、血糖记录准确率,仪器质控完成率、血糖转抄错误率及高血糖发生率等监测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 对照组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监测及人工转抄记录数值。

①携带医嘱单及有床号、姓名、血糖检测时间等信息的血糖记录单。②监测并记录患者血糖数值。③将高血糖的数值及时反馈给医生。④医生根据反馈信息对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和制订个性化治疗和教育方案。

2.2 观察组采用IGMS和GM700pro血糖仪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

从HIS中抓取住院患者的相关信息,下载并上传到PDA中,测完血糖后,血糖数据通过无线实时上传并同步到IGMS系统中进行存储归档。应用警示系统,当监测血糖值>22.2mmol/L时,可及时提醒医生处理,并通过移动平板系统查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波动图形。分析判断出患者血糖波动趋向,及时调整用药来调控患者的血糖,帮助患者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观察组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血糖漏测率及血糖记录准确率,仪器质控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糖转抄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4),观察组高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4 讨 论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重视院内血糖检测的管理将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者对院内血糖的质量控制。IGMS其系统准确的测量和数据的采集是控制院内血糖的基础,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精细化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减少了患者的医疗支出。利用信息化血糖管理能提高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快速制定诊疗目标,提高诊治效果,改善血糖数据的管理现状,是目前医院管理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5]。

4.1 传统血糖检测与信息化血糖管理的区别

4.1.1 患者身份识别

观察组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监测血糖前护士需扫描患者手腕识别带上的二维码进行信息确认,结合信息化优势,实现所有检测者的身份识别,避免人为造成医疗安全事故。

4.1.2 血糖检测

观察组血糖数值记录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转抄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床旁血糖检测后,血糖数值自动实时上传至IGMS平台,节省手抄数据的时间及避免了错抄数据的可能性。

4.1.3 数据传输

观察组反馈数据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引进 IGMS系统后,血糖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到IGMS系统中,并通过无线传输同步到移动平板IGMS系统上,实时查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

4.2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优越性

4.2.1 提高科室诊疗水平

①IGMS系统的分析统计功能,可帮助科室全面掌握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评估科室整体治疗水平,使高血糖的发生率下降24%。②护士也可以通过患者血糖波动趋势图,为患者糖尿病教育提供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的依据。Tildesley等[6]也证明了这一点。

4.2.2 提高科室工作效率

引进IGMS系统后,护士测血糖无需记录转抄,相比原来的测血糖流程节约了20%的工作时间;IGMS系统有很强的统计分析功能。可自动统计患者检测血糖时间及次数。避免漏测等问题的发生。

4.2.3 完善质控管理

传统血糖仪的质控无法做到强制执行,且每日手工登记试纸及质控液批号,该血糖仪强制设定每日定时质控,否则会被锁定,每日质控记录通过设备管理系统中的质控管理项目打印结果,避免伪造数据,更符合仪器的质控管理要求。

5 小 结

系统准确的测量和数据的采集是控制院内血糖的基础,但是要达到高质量的血糖控制,需要采取多学科合作进行糖尿病管理[6]。IGMS系统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也提高了科室诊疗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意味着对患者实施的治疗更加及时准确,能获得精准的结果,使患者治疗更加安全,结合信息化优势,精细化制定治疗方案,实现所有检测者的身份识别,避免人为错误造成医疗安全事故,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满意度。

猜你喜欢
血糖仪准确率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血糖仪的发展史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自测血糖靠谱不
血糖仪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