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提问更具艺术性

2018-10-16 01:19邵会强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玻璃板铁块木块

邵会强

[摘 要]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然而在教学中常有教师忽视提问的艺术性,为了提问而提问,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笔者从问题的设置难度、来源、侧重三个方面阐述提问的艺术性。

[关键词] 有效提问;课堂质量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与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充分发挥提问的引导性、启发性,增强问题的趣味性、新颖性,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都面临的问题。笔者从问题设置难度、来源、侧重三个方面阐述提问的艺术性。

一、难度适宜,提升思维坡度

教师要在透析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设置梯度性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历经一种坡度式的发展,在循序渐进中逐步走近知识的内涵。

例如,笔者将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引导学生回顾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并提问:“铁块受几个力,它们的方向又是如何?”学生轻易地回答:“两个,重力G向下,另一个是桌子对它的支持力FN向上。”此时我将乒乓球投入有水的烧杯,待其静止我问学生:“类比迁移铁块的受力,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又是如何呢?”学生就会发现乒乓球受两个力而平衡,其中G向下,且存在与G等大反向的力,根据常识可推断出这个力是F浮,从而引出F浮的方向。我又将铁块放置于盛有水的烧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沉在水底的铁块受浮力吗?如何测量浮力的大小。我为学生拿来实验器材,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总结出求解F浮的公式:F浮=G-F拉。最后,在学生观察铁块和乒乓球在水中不同状态的基础上,我启发道:“为什么乒乓球会浮起来,而铁块会沉下去,浮力的大小又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呢?”从而引入F浮大小的探究实验,就这样由浅入深地完成了关于“浮力”的认识。

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梯度性问题地设置,满足了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由知识的表面探究至内涵。

二、联系生活,激活应用意识

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思维保持在一种相对敏感的状态,这种课堂氛围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无疑是一种催化剂。

例如,笔者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的器材活动中心,引领学生组织一场“稳重”比赛,两个学生坐在跷跷板的两侧,谁被翘起就被淘汰。经过几轮比赛,一学生抱怨道:“老师,不公平,我们组的人都太轻了。”我悄悄在她耳边说:“尽量坐在跷跷板的边缘。”结果较轻的学生翘起了较重的同学。学生惊讶于比赛的结果,我趁机引入课程内容:“大家想不想知道为什么看着更轻的同学却把较重的同学翘起了吗?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杠杆的魅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了学生探究跷跷板背后物理原理的欲望。学习完F1×L1=F2×L2杠杆平衡公式,学生发现原来增加阻力臂L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阻力F2的不足,从而揭示了比赛中较轻学生获胜的秘密。同时也发现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运用从生活现象中凝结提炼出问题,引导学生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从而达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目的。

三、设置矛盾,澄清错误认知

书本上的知识中常有与生活的现实看似相悖的理论,这些就形成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然而争论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在去伪存真逐渐靠近真理。

例如,笔者让木块从斜面滑下,提问:“怎样才能使桌上的木块持续前进?”“持续推着它就行了。”学生回答说,我抛出易错点:“那么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吗?”有学生说:“是的,只有用力推木块它才会持续运动。”也有学生说:“我觉得不是,木块滑下之后在没有推力的情况下,它还是会继续运动。”另一方反驳说:“但你不继续用力推,木块最终会停止运动,所以力还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此时,我提出问题引导争论的推进:“木块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学生说:“因为受到了摩擦力f。”我问:“那我们减小摩擦力f木块会怎么样?”我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在斜面下铺好光滑的玻璃板。学生看到小车在玻璃板上前进的距离比在桌面上的远。我让学生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说:“f=FN×μ,玻璃板的?比桌面的小所以木块受到f小,滑行的距离也就越远。”这时争论的反方似乎想到了什么说:“若将玻璃板换成的μ接近于0的物体,小车几乎不会受到f,此时小车会持续运动下去,所以力不是維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随着争论的结束,学生也澄清了错误认知。

设置矛盾引发争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持续活跃的状态,同时制造出令人深思的悬念,成功地吸引了学生关注的目光,从而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讨论与探究中逐渐澄清“常识”所形成的错误认知。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启发学生奏出动人之曲的问题,必是历经精心设计并蕴含着丰富启发性、吸引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运用不同手段来提高设问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收获“问”出活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樊雅平,黄生学.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0(3).

猜你喜欢
玻璃板铁块木块
铁 匠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空杯提重物
空杯提重物
玻璃板成像小实验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紧扣“不变量”灵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