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思考角度,构建乐观心态

2018-10-16 01:19程晓琪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二年级心理辅导案例

程晓琪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本文以心理辅导教育案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心理辅导引导小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耐挫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二年级;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并不完善,所以心理辅导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与否,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以全面发展。

案例: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一个心理辅导活动,以期帮助学生们掌握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并培养其耐挫的能力和坚定的自信心。相应的心理辅导案例如下:

首先,我借助教室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了一副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图案的图画,引导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生1:“是一副山水画。”

生2:“不对不对,是一个人头不是山水画。”

师:“其实你们说的都对,只是你们看的角度不同罢了,现在这个角度看上去是山水画,但是将其旋转90度之后,就能看到一个人头了。”

生3:“没错,而且如果以不同的颜色作为背景,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以白色为背景的话,能够看到一个男人,而以黑色为背景,就能看到一个姑娘。”

师:“没错,同样的一副图画,但是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它,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内容。”

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小的心理测试:假设今天是你一个好朋友的生日,你给他精心准备了一个生日礼物打算在生日宴会上送给他,但是却因为堵车而在生日宴会上迟到了,等你急匆匆赶到之时却发现朋友们基本上都已经离开,面对这种情形,你的心情如何呢?与此同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心情的晴雨表,表内有三种不同的心情选项:晴(高兴)、阴(不高兴)、多云(无所谓)。学生选择不尽相同:

学生1:“我选的是不高兴,因为我没有及时赶到好朋友的生日宴会上,所以心情是不高兴的。”

学生2:“我选择的是高兴,因为及时迟到了,但是我还是能够把准备好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我相信他可以理解我迟到的原因,所以我仍然会感觉很开心。”

学生3:“我觉得面对这种情況我的心情应该是无所谓,因为我觉得只要我解释了自己迟到的原因,我的好朋友一定能够理解,这件事情对于好朋友的生日宴会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是无所谓的心情。”

师:“你看,面对一样的情况,你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心情自然也就不一样,所以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糟糕的事情时,一定要学会从乐观的角度去思考。”

最后,我给学生们分享自己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并和其他学生一起交流探讨。相应的过程如下所示:

学生1:“前两天踢足球的时候我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最近一段时间都不能运动了,一点都不开心。”

学生2:“我怎么觉得是一件好事呢,因为你这两天刚好可以休息休息了。”

学生3:“前两天的测试我考得非常糟糕,错了特别多,心情真烦。”

学生4:“那说明这次考试把你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都检查出来了,下次你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多好呀。”

师:“你们都非常棒,以后遇到烦闷的事情之后一定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子的话就能够从困难挫折之中看到好的一面,心情也会变得不一样。”

反思: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挫折与困难,无论多么坚强的一个人,在面对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都会产生负面情绪或者陷入钻牛角尖的境地,更何况一个心智发展并不完善的小学生。在面对挫折的情况下,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何其重要。作为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我认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不容或缺,且心理辅导课程是帮助提升学生耐挫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借助一副图片导入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猜图的过程中明白同一幅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看到的内容也会不一样;其次,我设计了一个与实际生活十分贴近的故事情境,并用心情晴雨表记录不同学生面对相同情境时的不同心情反应,然后通过探讨让低年级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糟糕的事情;最后,我组织学生们交流讨论自己所遇到的烦心事,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们打开自己的心扉,解决自己的烦恼,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们运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去看待自己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乌力吉木仁.班主任怎样做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4).

[2]石振欢.主任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有效方式分析[J].教育,2016(11).

猜你喜欢
二年级心理辅导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如何开展二年级的数学课堂活动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二年级轻物掷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