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评价体系构建

2018-10-18 12:11课题组
西部金融 2018年5期
关键词:经验借鉴绿色金融评价体系

课题组

摘 要:当前我国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环保投资需求巨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引导金融市场向低碳型经济转型、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正当其时。本文在梳理国际国内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价体系,以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金融;经验借鉴;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5)-0078-05

一、引言

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动力,从全球范围看绿色金融作为近些年一种新型融资方式正在成为全球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早在上世纪70年代,德国就成立了世界第一家环境银行,随后80年代美国推出“超级基金法案”。英国、日本等也在“绿色金融”创新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尝试,其中尤以国际金融公司于2003年在国际银行业发起的“EPs”(赤道原则)1在全球最具影响力。从国内看,自2006年兴业银行引入绿色信贷业务至今,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但仍然存在绿色金融产品单一、数量较少的问题,大多数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与绿色金融业态相适应的战略规划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金融也被提上金融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议题。2015年以来,随着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众多关于绿色金融的顶层制度设计、规范文件相继出台,“十三五”时期,绿色金融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相关的配套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进一步发挥商业银行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构建科学合理的绿色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促进绿色金融由理念向实践转变,进一步促进绿色金融发展。

二、绿色金融的国际实践

(一)英国成立专业银行

2012年,英国成立绿色投资银行(Green Investment Bank,GIB),主要从事投资绿色业务,投资领域严格限定在离岸的海上风电、废物和生物能源、提高能效产业、在岸的可再生能源四方面。2016年3月英国政府启动“绿投行”的私有化进程,吸引私人部门投资者,主要对象为规模较大的长期投资者,如基礎设施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以及其他战略投资者。GIB不是严格意义的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不吸收公众存款,不发债筹资,其核心在于一是聚焦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和基础设施开展业务;二是保障绿色项目具备一定的盈利性;三是在项目盈利后政府应当适时退出,充分发挥市场和私人部门在绿色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GIB对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丝路基金、亚投行、国开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都可借鉴英国GIB的绿色效果评估、报告、披露和透明度、绿色项目评审的经验和做法,并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优先实施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战略。

(二)日本加大政策性银行扶持力度

2004年,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为了支持减轻环境压力,更好地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实施“促进环境友好经营融资业务”;2006年,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在原来环境评级融资业务基础之上引入新内容,提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控制温室效应的相关对策;2007年,日本政策银行在环境省的大力支持下,又推出了环境评级贴息贷款业务;2014年,日本开发银行发行了日本首只绿色债券。

(三)国际组织

1、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该组织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nance Initiative)和联合国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t)协作的一项投资者倡议,该组织主要实施六大原则:一是将ESG2议题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二是将ESG议题整合至所有权政策与实践。三是要求参与投资的机构适当披露ESG资讯如全球报告倡议等。四是促进在投资行业接受并实施PRI原则。五是建立合作机制,提升PRI原则实施的效能。六是汇报PRI原则实施的活动与进程。

2、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2014年1月,ICMA发布了《绿色债券原则》(Green Bond Principles),GBP以增强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进一步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绿色债券获取信任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3、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该组织成立于2009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致力于调动100万亿美元债券市场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投资者的国际非营利机构,其战略是开发一个规模大、流动性强的绿色和气候相关债券市场,降低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气候项目融资成本。CBI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权威机构,已经有超过35个发行主体所发行的绿色债券获得“气候债券认证”审批。

4、碳信息披露项目(CDP)。该项目成立于2000年,是一个非政府组织,致力于为大型企业提供一个渠道,使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精心设计的问卷调查来衡量和披露其温室气体排放及有关气候变化的战略目标。CDP收集全球范围内超过1550家公司的气候变化数据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收集供应链上的气候变化相关数据。

三、国内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自2007年国家绿色信贷政策(《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出台以及国家环境整治力度开始加大之后,绿色金融在我国才正式走上快速起步的阶段。

(一)绿色信贷

截至2016年6月末,全国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占各项贷款的9.0%,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不良率为0.41%,低于同期各项贷款不良率1.35个百分点,绿色信贷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绿色指数与相关产品

2016年4月发布的“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是全球首只气候相关债券指数,由中债登、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中节能咨询合作编制。2016年全年共有49家发行人发行了1990亿元的各类绿色债券。2017年上半年国内绿色债券发行793.9亿元,同比增长33.6%,占全球绿债发行量的20.6%,发行主体进一步多元化。截至2017年3月末,“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样本券”达到880支,市值规模约为2.25万亿元,发行人数量337家。截至2017年2月13日,中证指数公司已经开发了18个绿色股票指数,规模接近107亿人民币。

(三)绿色发展基金

目前我国内蒙古、河北、山东、湖北、安徽、浙江等十几个省区已经建立绿色发展基金。以内蒙古环保基金为例,是由政府引导资金和4家合伙人企业共同发起“环保母基金”40亿元,资金主要来源于排污费、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政策,按1:5比例吸收社会资金形成年度投资规模约200亿,主要用于投资政府责任项目、投资企业责任项目、投资环境技术服务项目、投资环保产业等。

(四)环境权益交易

截至2016年末,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7个碳市场累计完成8670万吨配额交易量,交易额逾20亿元;福建、四川2个非试点省份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四、基于EVA的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一)评价体系构建

EVA是经济增加值模型(Economic Value Added)的简称,又称经济利润,即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剩余纯收入,即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平衡计分卡源自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Nolan Norton Institute)的执行长David Norton于1990年所从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经过发展现已成为用于企业经营绩效衡量与评价的财务与非财务等指标体系。该体系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方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主要反映了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与内部的平衡、结果与过程的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等多个方面。

考虑国内绿色金融仍是以绿色信贷为主,下文所构建评价体系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不涉及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由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保证盈利性,所以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引入EVA,参考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结合绿色金融的特征,通过对传统平衡计分卡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指标维度的修正,设定了绿色信贷与资产质量、社会效应、组织管理、学习和成长四个层面。同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兼顾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设计包含12个二级指标(见表1)。

(二)实证分析

运用层次分析法,引入度用数值表示,将指标两两互相比较,按9分位比率排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劣顺序,依次构造出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见表2),并得到相应的权重(见表4)。

运用确立权重后的指标体系对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时,先对各项指标是否进行判断,在判读为“是”的情况下,采用百分制(见表3)结合商业银行发展实际对单项指标进行评价打分(判读为“否”时得0分),假设为mi,然后按照二级权重(假设为ni)计算评价体系单项指标分值,则总分值=∑mi×ni。

以国内某股份银行为例,截至2016年末该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7.26%,总资产收益率和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95%和17.28%,持续保持同业优秀水平,在经营管理方面,该行在业内最早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最早推行以EVA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模式,率先发力绿色金融,打造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创造了众多“第一”,绿色信贷市场份额巨大。根据综合评价总得分可知,该行绿色金融总体发展良好,符合其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地位。

由于研究水平有限,本文不足之处:一是在指标确定方面没有做到完全量化,且商业银行部分指标获取难度较大;二是在利用层次分析法引入度用数值确定判断矩阵过程中主观性较大,所以在论证分析方面还有所欠缺。

五、政策建议

(一)加大制度供给,加强引导宣传

一是国家层面可以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通过加强财政、环保等政策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加快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我国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二是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使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的行为挂钩其社会形象,大力推行绿色环保教育,加大对环境问题的宣传,倡导全社会的绿色文化理念,树立绿色环保理念。

(二)完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建立信贷责任制

一是积极构建和完善发展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评价体系,从内部管理和业务操作方面着手设定指标,评定绿色成果绩效。二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研究明确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考虑建立银行绿色信贷责任制度,随时掌握企业环保情况,对绿色信贷做到贷后有效跟踪、监督。

(三)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引导发挥财政资金效用

一是建议通过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降低绿色项目、绿色基金等投资成本,适时开征碳排放税以提高污染项目投资成本,提高发行人和投资者入市积极性。二是通过绿色公共采购引导绿色消费主张,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设立政府主导的绿色产业引导基金,积极挖掘帮扶低碳經济领域的成长型企业。

(四)完善银证保三方绿色体系

一是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力度,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央行、环保等监管部门应完善绿色信贷标准作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参考和操作依据,建立绿色信贷激励约束机制。二是证券方面完善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制度,将低碳环保作为上市准入红线,对环保企业降低门槛,大力支持低碳型企业进入中小板、创业板甚至主板融资。三是保险方面建议设立环境责任险、绿色产业险公司,鼓励各类型机构、企业参加绿色保险。

(五)成立专业绿色银行,绿化“一带一路”

一是借鉴英国GIB模式,由政府作为发起人组建专业绿色投资银行,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二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机会,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对外绿色产业投资,推行绿色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侯亚景,罗玉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16,(9):7-9。

[2]金平,江春.新常态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7,(2): 3-6。

[3]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5):18-27。

[4]谢国梁,王志萍,刘帅.国外绿色信贷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J].西部金融,2017,(1):84-86。

[5]张平.绿色金融的内涵、作用机理和实践浅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6]张雪兰,何德旭.国外环境金融的困境与应对举措[J].经济学动态,2010(11):139-143。

猜你喜欢
经验借鉴绿色金融评价体系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国外舞剧档案管理的经验借鉴分析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中外供给侧改革的比较与启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