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预防作用分析

2018-10-19 09:11陈子轩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犯罪青少年家庭

陈子轩

摘 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现象日益频繁,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健康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好的家庭氛围能够培养出一个善良正义的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多数家庭不幸福的青少年会出现叛逆、暴躁、自卑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都可能会引起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因此,家庭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从家庭着手,杜绝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本文对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和预防作用展开了初步的探讨,希望以此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率。

关键词:家庭 青少年 犯罪 影响 预防作用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年龄段在14周岁到25周岁之间。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开放,青少年每天都会接收很多新鲜的事物,离婚率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大量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以及辍学少年。这些青少年缺乏父母的管教,甚至会出现厌倦社会的心理。这就使青少年的犯罪率在总犯罪率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且青少年罪犯呈现出低龄化的现象。据调查在青少年罪犯中,男性所占比例要远远高于女性。主要以学历在初中以下的青少年为主,且这些青少年严重缺乏法律意识。这些青少年的作案动机较为简单,主要是因为一时冲动打架斗殴或者想要抢钱上网。在所有犯罪方式中,盗窃罪所占比例最大。一些有人格缺陷或者心理障碍的青少年罪犯的作案手段十分凶残,丝毫不考虑作案后果。除此之外,大多数犯罪的青少年都是以团伙的形式,他们都有自己的“老大”,还有的青少年作案团伙可能是在网上临时认识的“朋友”[1]。

二、家庭的概述

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家庭功能、家庭环境以及家庭结构都可能会引起青少年犯罪。家庭功能主要是指家庭的经济能力、教育功能以及精神功能对青少年生存发展产生的作用。家庭环境就是指家庭的氛围,它包括家庭成员的多少、家庭是否和睦、家庭对青少年的关心程度、家庭成员的宗教信仰等。家庭结构主要分为常态家庭和非常态家庭,常态家庭就是指家庭完整,父母健全。非常态家庭就是指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或者父母双亡家庭[2]。

三、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不完善

由上文可知,非常态家庭就是指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或者父母双亡家庭。大多数处于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缺少家人的呵护和关心,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自卑感,渴望被人们重视。为了能够摆脱这种感觉他们往往会求助于外界,加上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不法分子的欺骗和利用。有些父母再婚的家庭,由于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可能新的继父继母对青少年的态度较为平淡,有的会觉得他们是自己幸福生活的阻碍,对青少年的态度十分不友好,还甚至可能会出现辱骂和虐待的情况,这些行为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父母双亡家庭的青少年有的被送进孤儿院,有的被人领养,还有的自己一个人生活。他们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爱,很可能会出现心里缺陷,一旦遇到不法分子的诱惑,就可能误入歧途[3]。

(二)错误的教育方式

(1)父母对子女过分宠溺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为独生子女,父母和祖辈往往将他们捧在手心里。对于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都尽力去达成,进而出现了“孩子说一,家长不敢说二”的现象。受到过分的的溺爱,会使青少年养成刁蛮任性的性格。他们通常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和攀比心理极强,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比如:当看到别的孩子穿了一双名牌鞋时,自己就回家跟父母要,若父母不给就大哭大闹。他们认为父母给不了自己想要的是父母没有能力,丝毫不顾及父母的实际情况,有的孩子甚至出现对长辈打骂的行为。而家长是一昧的纵容孩子,并没有进行严加管教,只会将孩子没有教育好的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这就会使青少年在离开家后,在外面还是保持这种无法无天的状态,放任孩子的坏习惯恶化,哪怕是孩子们结交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父母也不敢多说孩子一句,致使青少年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4]。

(2)父母对子女的管束过于严格

有些父母的思想观念过于迂腐,他们认为“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经常通过暴力的形式来管教孩子。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自己要占据绝对的权威,不允许孩子出现一点违背。父母常常会将“父母是永远不会害自己的孩子的,听爸爸妈妈的就行了”这种话放在嘴边,让孩子必须绝对的遵从自己。这种压力让孩子们感到喘不过气来,孩子们会想要摆脱他们的控制。另外,父母还会提前将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安排好,孩子无法自己做决定,所有事情都要按照父母规划的进行,仿佛自己是父母的傀儡。这种做法也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当压抑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冲破牢笼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开始跟父母作对,父母越讨厌什么事情孩子就越要做什么事情,最终只会使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5]。

(3)父母给子女过大的压力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父母挂在嘴边的。许多父母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他们会有“子承父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他们会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值,严格要求孩子。一些经济能力较好、事业有所成就的父母會给孩子排满补习班,他们认为自己是十分优秀的,所以自己的孩子必须也是优秀的,在无形中总是给孩子施以压力。一些经济条件较差、事业不成功的父母会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希望,每天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就指望你了,你是爸爸妈妈的希望”。他们认为应该适当的给孩子压力,但是却对孩子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极易产生苦闷、压抑、逆反的心理[6]。

(4)家长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行为低劣、心里不健康的父母很难教育处善良的孩子。一些父母在生活中不注意自身的素质,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爱说脏话。孩子们在没有明事理之前就会模仿自己的父母,养成恶劣的行为习惯。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许多的青少年犯罪分子的父母都有过犯罪记录。

四、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作用

(一)提高家长素质,以身作则

要想做好对青少年的教育,首先要确保自身的标准达到足够的高度。青少年的父母如果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严格自律的话,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一个时刻保持优秀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会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敬佩心理,不自觉的想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父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向孩子传达,树立孩子的法律意识,让孩子有能够明白是非的能力,主动对不良诱惑说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让孩子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从小做起,培养青少年的优良美德,使孩子做一个德行兼备的人[7]。

(二)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父母应该加强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他的重视,体会到家庭的温暖。通过与青少年的沟通和交流,找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一个朋友的态度帮他们解决。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挑战,并告诉孩子自己会一直陪在他们身边。使孩子在产生烦恼时,愿意主动地与父母交流,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当孩子处在青少年时期时,很可能会与父母产生隔阂,这时父母应该多陪青少年参加一些活动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与青少年一起逛街、买菜、去书店看书或者做手工。家庭之间有问题协商解决,不要出现吵闹的现象,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8]。

(三)加强对青少年的关心

“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应该时刻观察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发现青少年出现不良心理和行为时应该及时的纠正,告诉青少年这种行为的错误性,耐心的与其交谈,适当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若青少年在下次再出现这种行为,就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但应该注意不能对青少年施以暴力,可以通过罚写家规的形式对其进行惩罚。除此之外,家长还要主意青少年的交友情况,若发现孩子的朋友有不端正思想应该耐心的与孩子沟通,切忌直接杜绝孩子与其的交往,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应该通过与学校的沟通,了解青少年的近况,消灭孩子犯罪的念头,做好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工作。

(四)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首先,家长应该对青少年展开全面性的教育,不仅要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要重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让青少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犯法行为以及触犯法律的后果。其次,家长应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期,家长应该循循善诱,将事情的正反面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判断对错。适当的给予青少年鼓励和批评,帮助青少年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最后,家长还要给予青少年充分的信任,不要轻易的窥探青少年的隐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和爱,他们也会以同样的爱和尊重回馈给父母[9]。

总 结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家长会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想遏制青少年犯罪的行为,首先要从家庭建设上出发。父母应该肩负起自身的责任,规范自身的行为,加强对孩子的关心,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圍,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

参考文献:

[1] 王明龙.家庭因素对宁夏生态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J].长江丛刊,2016(9):89-89.

[2] 王明龙.宁夏生态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的思想政治教育预警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6.

[3] 芦婷.青少年偏差行为家庭教育因素与社工介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4] 管幸.家庭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预防[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6.

[5] 刘盈.回归社会本位:健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化服务体系[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3101:104-108.

[6] 赵霞.青少年犯罪家庭因素的类型化及预防对策[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7,05:34-41.

[7] 黄振威.中国传统青少年犯罪预防规制措施及其现代启示[J].青少年学刊,2016,01:28-34.

[8] 张青瑞,迟萍萍,宋占美.社会控制理论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04:118-121.

[9] 姚峰.家庭治疗视角下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矫正——基于一个个案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7,32(12):5-10.

猜你喜欢
犯罪青少年家庭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Televisions
家庭“煮”夫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环境犯罪的崛起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犯罪”种种
有些行为不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