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

2018-10-20 10:46梁艺刘春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高等院校高等教育

梁艺 刘春妍

摘要: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教育改革也是当前和今后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弊病,尤其“扩招”以来暴露出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上的种种质疑,都给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蒙上了一层阴影。鉴于此,重点对高校教育体制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剖析,对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高等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004-03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已有上百年历史,无论从萌芽起步到各个阶段的发展,都与中国革命及改革进程息息相关、相互促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通过了一系列的调整来适应各个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扩招”之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保持着精英教育的初衷和使命,目前已逐步迈向大众化教育的模式,教育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扩招”不利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毕竟面向少数人才的精英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时以及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按部就班势必会影响经济建设的步伐。回顾精英教育时代,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向专业学术研究,更多地关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资讯,将体育锻炼和竞技比赛当作业余爱好。这一代大学生跻身各行各业的精英群体中,有的人已经成为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有的人已经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民公仆,有的人已经成为求真务实的商界巨子,现阶段我国高效率的政治经济体制几乎都是这一代人才在支撑和续航,他们是真正的领军人物。相比之下,“扩招”以后的大学教育体制似乎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一下子扩大的教育需求让教育体制显得尾大不掉,因此教育体制与教育现实之间的不协调也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甚至被扣上了“病态”的帽子[1]。放眼当下的大学教育,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处于一种水深火热的矛盾之中:一边是标榜着培养专业人才和推崇科技文化,读大学的目的在于研习专业知识,构建思想体系;一边是考证、考级、考研、出国,大部分人把大学当成了一个临时寄宿的地方,“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在大学却不搞学习。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和无奈。今天,我们就来深刻探讨一下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

教育体制包含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两个基本部分,其中,教育机构又包括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两大分支系统,教育规范主要指那些维系整个教育机构得以正常运转的制度、措施及方案等。因此,教育体制改革指的就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这两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狭义地讲,重点内容就是对其中的教育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教育機构职责权限相关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一、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良好发展,国内高校教育体制也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对目前的高校教育体改工作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采取对策适应了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严重制约了现阶段人才的自由全面发展。实际上,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这一因素的影响,面对飞速发展的政治经济等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必然要在“穷国办大教育”的困境或逆境中进行改革,即便难以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因为这是当前唯一可行的方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紧缺的教育背景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制约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扩招”是唯一正确的选择[2]。当前高等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或冲突,比如生存与竞争的问题、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大众化与教育质量的冲突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和持续发酵将不利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目标。

1高等教育面临着生存与竞争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因受历史渊源的影响,以及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目前在国际上并不占优势,总体实力上要低于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这导致我国在与欧美高等教育的生存竞争中处于“历史性的弱势地位”,现在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我国高等教育也步入挑战最艰难的一个时期,这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要正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2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起点、过程,还是从结果上都是不公平的。教育公平一直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如果处理得不够恰当,极有可能会给高等教育的健康改革与发展带来创伤。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的情况下,过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可能会加剧教育资源的紧张程度。迄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在公平第一和效率第一这个“争议”上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因此对于当前高教工作的稳定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3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冲突

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最核心的部分,它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旋律。可以说,改革、创新都必须围绕质量来进行,否则将会出现“南辕北辙”。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已经开始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转变,这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期,这期间,高校扩招之后生源数量的稳定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之间的问题逐渐凸显,必须要兼顾二者,才能少走弯路稳步前进。

此外,还存在着教育部门盲目追求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当前社会大众对“扩招”后高校教育的实际需求,导致高校在培养高精尖人才方面“吃力”,而社会在吸收接纳高端人才时又“吃不消”的冲突和矛盾。再就是道德与科学精神方面暴露出的不良风气,比如学术造假及学术腐败问题,或者频繁的各种评审、评优与评奖等,以及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都成为寄居在高校这棵大树上的蛀虫,急需剔除。

二、高校教育体制问题的根源分析

高校教育是决定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高教体制又对高校教育发展的速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恢复高考的四十年间,教育系统未曾放弃和停止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国教育体制也因此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有累累硕果,也有司空见惯的“糟粕”,持续改革,坚持创新,既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时代重任,同时也是改革开放持续稳步进展的客观需要。因此,无论从国家的宏观战略角度考虑,还是从教育系统自身的“内需”去思考,都有必要对高教体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科学的规划,坚决打好“教育胜仗”。

谈及高校教育滞后的根源,体制异化难辞其咎。我国高等教育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洗礼,取得的重大成就在于大幅改善了高校办学条件,并能够与时俱进推动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同时,也暴露出创新能力滞后、教学质量走低等严重的问题和不足,受到各个方面的强烈质疑与批评[3]。鉴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两个主要目标就是教学与科研,前者“教学质量走低”,后者“创新能力滞后”,都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刻反思[4]。我们也能够看到,国家向高校投入的经费是逐年加大的,也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教学培养的举措,但却正是在这样一种有投入、有政策的条件下出现了问题。由此看来,中国的教育并不是投入和关注度的问题,教育体制的不断异化,违背了教育规律,才会导致出现上述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管得过严,妨碍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发挥

高校应该具备在科研上求真创新的精神和教学上努力培养人才的能力,因此必须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办学权利。办学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代表国家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还要能够携手社会来一起分担一部分责任,最大限度地配合高等院校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高校发展自然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面面俱到的全方位管控,要避免教育部门管理过多、过深、过细,杜绝政府“办学校”的误区,否则高校教育就会回到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懂得放权,让高校自由发挥。

2部分高等院校内部行政化、官僚化严重,校园内部缺乏活力

政府参与管理的内容和程序越多,对于高校的“熏陶”就越严重。这种情况下,高校管理变成了行政办公,内部形成了比较浓厚的官僚氛围,致使高校的行政机构成为了决策层,强调行政化的程序流程,奉行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模式,疏远了一线教职人员,阻滞了高校传播知识这一重要功能的发挥。再就是形成一套“官大学问大”的用人机制,挥霍宝贵的学术资源,毒害全校师生的心灵。

3高校的评价激励机制背离了教育规律

教育体制异化导致高校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游离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行政机构,其办学水平的衡量也采用了行政化的标准,而且制定了偏离教育规律的评价激励机制。这些方面主要体现在:其一,教育主管部门成为评价的唯一官方权威机构,比如此前的本科教学评估就完全忽略了社会在高校评价体系中的实际作用,而评估方式也采用毫无新意的行政化定期检查;其二,科研评价完全与行政等级挂钩,比如根据刊物级别判定论文质量,根据授予部门的级别判定课题的重要程度,根据颁奖部门的级别判定奖项高低等。

以上问题是高等教育体制难以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概而言之,就是教育体制上出现了异化,即本來应该是服务于高校和教育的体制,演变成服务于官僚和行政的体制,本质上出现了偏差。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势必难以真正地自主办学,就无法竭尽全力在教学和科研上求创新、上水平。

三、针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

纵观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我们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此后仍需沿着既定的改革方向进行创新和发展,不断完善现有的高校教育体制,使之更加适应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科研需求等各个方面和层次对人才的需求。

1坚持扩大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的改革创新思路,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让一部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放开,比如苏州大学将师资聘任、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办学自主权交给学院,在国内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高校是改革的载体和执行者,因此只有高校肯于真抓实干,敢于锐意创新,才是我们实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步[5]。首先,政府应该找到一个放权平衡点,放该放的权,可以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避免大范围权力下放带来混乱。同时,还要从法律角度明确各级政府和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细化相关的法律条文及政策规定,增强其针对性和可行性,以使高等教育体制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在法律上找到依据,依法解决相关问题。

2提高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扩大高等教育投资,改善办学体制

国家层面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当前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特殊背景下,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充分依赖于社会大家庭。要更好地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办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国家可通过教育税收、基金和股票制吸引民间投资,增加教育投资的来源。此外,还可以鼓励民办学校或私立学校的发展,对其学历予以认可,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3高校要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校教育工作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同时又共同构成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机制。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应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攻克高层次科研成果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反之,地方经济发展必将为高校提供更多的产学研合作机遇,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6]。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等都应符合当地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是高校教育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的重要优势条件。

4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打造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品牌

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化进程加速了各国教育与文化交往的冲击,高等教育更是表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高校的国际化办学不仅是有形的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交流共享,更重要的是一种办学的理念。国际化已经作为一所高校的重要本质特征来进行衡量和考察。因此,各高校应自觉地加快国际化进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实现办学水平和效益的同步提升。

四、结束语

今后的高等教育体制发展趋势将是朝着管理体制自主化、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的办学与管理。尤其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也必然会开放教育市场,一方面把国内教育市场对国外开放,另一方面把我国的教育市场拓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总之,随着社会发展与变革,高等教育体制中原来与社会适应的地方也可能会成为以后社会进步、教育发展的障碍。因此,改革是动态的,改革是没有终点的,我们要形成时刻改革创新的新常态来对待高等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邓大才.论制度变迁规模与变迁方式的组合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4(1).

[2]孙玉华.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J].辽宁教育研究,2004(5).

[3]王亚杰.自强与扶持: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8(3):10—12.

[4]刘延东.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8-12-23.

[5]李江源,姜园.官僚机构:教育制度变革的主体[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

[6]马廷奇.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发展[J].大学:学术版,2012(2).

Abstract:Education is an eternal topic, and education refor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education work.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China. At present, there are all kinds of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the doubt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since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casting a shadow on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innovation

(責任编辑:朱岚)

猜你喜欢
教育体制高等院校高等教育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朝鲜族教师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