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2018-10-20 18:42李淑红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李淑红

摘要:创设情境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许多数学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也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创设与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8)02 -0032 -01

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注意力、兴趣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创设与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几点粗浅体会,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场景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将知识传授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知识,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创设了一个“如果你是主教练,你会安排哪位球员点球”的生活情境,进而引发学生讨论:从“谁进球最多”到“失球数谁最多”,再到“进球的可能性高”导入百分数意义的学习。教者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不断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研究、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枯燥呆板的数学学习变得鲜活生动。

2.针对重点创设情境,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所以教师要在找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灵上,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

如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520”,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5“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5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5整除,哪些数不能被5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5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5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3.注重思考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的理解,掌握有关的知识,并形成思考的能力,教师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

例如在教学完《圆的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考情境:一只羊被一根5米长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羊活动的范围有多大?小羊能够活动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如何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跃跃欲试,都想把问题弄懂。接下来他们通过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4.选取趣味性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确保他们学好数学的重要先决条件。对于他们感兴趣的区域,他们取得的成效远比想象的要更好,这是兴趣发生的巨大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课堂教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享受愉快的经历和感觉,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数学,积极探索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一开始便为学生设计猜价格游戏,出示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并给出价格的大致范围,然后给予“多一点”或“少一点”的提示,让学生竞猜。学生便展开热烈的讨论,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上知识的传授也水到渠成了。

5.在实践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设计紧扣新知、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

例如在探索《长方体的体积》时,我先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摆一摆,在表格中填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即体积,再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与所摆长方体的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问题,从而调动学生探索数学的热情。

创设和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思维,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更加深入、准确的把握情境创设,让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韩妮:略议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J]教学实践,2013,(2):136.

[2] 倪红梅: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177.

[3] 张红英: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3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