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如何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

2018-10-20 19:31陈勇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形式选择高年级

陈勇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基础的学科,但是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难的学科,所以对有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学习困难的,在效率上可能有些落后,但是原因也不全在学生的身上,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占有一部分原因的,课堂的有效性高不高,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创新教学的能力。因此笔者将针对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如何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并希望通过探讨内容给其他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理论教学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形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 0057 - 01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要有所创新了,学生也可以进行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做好每个单元的重点课程教学设计、新课程的教学方案,以及整理和复习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且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以及新知识的吸收,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1]。

1.利用单元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为了能够使小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材内容一般都是以“单元”形式出现的,因为单元形式使每个模块的内容显示的更清楚,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然而就体现出了这个阶段的教学设计是多么重要。“单元”只是教材中的一部分或者某一章节,它主要从客观方面知识体系设计的,所以数学教师的设计一定要尊重数学的逻辑性以及单元知识的内在性,完善教学的不足,合理规划教学设计。其实对于单元课程的教学,它的作用主要就是引导性作用,所以在教学时教师没有必要将知识以及相关教学内容全部展开,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证以后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圆形”时,教师在进行单元课程设计时,就可以将教材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将生活中有关长方形以及圆形的物品进行课堂演示,这时候给同学的感觉会更直观,并且讓同学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后再通过一个相关案例或者小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这个单元的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以此来树立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这将会使接下来的教学事半功倍。

2.创新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设计也要随着有所创新,教师也要加强对新课程的引入、课程的讲授、课堂练习以及课堂小结等。无论是哪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进行相关工作的指导。首先,课程的引入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课程导入是教学的开端,教师必须保证能够有效的导入,有针对性以及创新性的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课程呆板无趣,导致无效教学。其次,就是新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像是情景设置、故事引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独具特色,可以有效保证课堂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数学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以往“基础运算”的运算法则,之后做题进行练习,这样很快就能将新的知识与学过的知识联系到了一起,能够很好的引入新学习的内容。最后为了能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数学教师就会安排课堂小结以及习题练习等教学设计环节,因学习就要趁热打铁的加以巩固,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2]。

3.对教学设计进行整理、复习

为了加强引导学生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的知识体系,以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设置了“整理与复习”课程形式。对于“整理与复习”课程形式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但要有一定的观念意识还要应用承前启后的梳理方式将单元知识的前后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使章节前后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通过应用法则、概念以及规律将内容串联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知识系统。除此以外,对于:“整理和复习”课型教学来说,就是以整理和复习旧的知识为主,所以说怎么保证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乐趣也成为目前主要的教学问题。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们对知识的复习以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学习用于实践,使学生发现在实践过程中自身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

4.教学设计中如何设计好练习课

其实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实践不是一朝一夕练就出来的,而是做无数练习题做出来的,这时候教师设计的“练习课”形式教学就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内容,查漏补缺,完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清楚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以此能够评估教学的有效性。其实对于“练习课”的设计,禁忌用题海战术,因为那样只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所以为了保证学生有自主空间以及保证数学原有的基础性,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加以引导,使学生不仅能学好知识还能用好知识。其次,就是教学设计不要过度依赖教材,那样会造成学生多次重复学习同样知识,所以数学教师要设计开放性教学,丰富课程内容。同时,针对同样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与其相关的各种问题,来促进学生思维扩展,避免造成学生思维固定模式[3]。

5.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现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来说,学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数学知识点不但多还比较繁杂,所以数学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的形式上,一定要给学生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能够高效率学习,并且促进学生数学的实践能力,使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并更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章学块.在数学课堂上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浅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三)》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 (13):93 - 93.

[2] 马飞,王丽娟,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如何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8(6).

[3] 黄丹,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软 件:电子版,2017(3).

猜你喜欢
教学形式选择高年级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