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018-10-20 19:31苗红娟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苗红娟

摘要: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对现行的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 0085 - 01

在课改发展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已进人我们的课堂。合作学习是指以明确分工的相互学习来完成共同任务,小组成员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促进学生面对面的互动,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1.学习小组内涵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组织完成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中显得尤为重要。

2.学习小组划分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异质帮扶”体现了分层学习、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

(2)划分依据:按照学生的智力水平、个性差异、学生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个人意愿等因素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为6人左右,组内再按学生学习情况结成学习对子。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成了一个“小班”。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3.小组分工及培训

(1)小组长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作用,提高在学习小组中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对小组长的工作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或激励;适当为小组长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

(2)组员培训:

①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观念。

②组员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对学困生多关注过程,少关注问题。

③组员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通常在组内评价。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小组整体水平。

4.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4.1 活动单及导学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工具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的活动单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把握好梯度。做到目标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教师须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通过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陶冶情感。

4.2 小组建设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高效课堂实践表明,小组内组员之间的学习分工、评价方式、互动方式、互助方式,小组整体学习过程及结果评价都需要系统规划,持之以恒地引导训练,才能保证小组学习真正取得实效。

4.3 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

首先在课堂组织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指导小组长和学科长在恰当的时间组织小组内的独立学习。如自学课本内容、尝试解决疑难、提出有创意的见解及训练检测学习效果等。

其次小组内综合考虑智商、情商、性格等因素,把学生分为对学同伴,明确帮扶、指导、监督的内容和责任,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渗透领悟有快慢、互尊是前提的观念。要对建立对学关系的两个同伴实行两人“捆绑式”评价,促其共同进步和提高。

接着是学习小组讨论,解决小组面临的共性问题,做到组织有序。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和学生简明扼要阐述己见的能力。

最后的展示是小組合作学习的核心动力。就是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或本组对活动单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借助学生来传递信息,活化教材知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展示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释疑解难,是提升的过程。展示内容应是共性的、有讨论价值的、具有思辩价值的问题。展示要面向全体,注意把握时间,关注细节,发挥集体优势自我纠错。

4.4 设情境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及认知规律,设计具有层次感、探索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的、具有小组合作学习可行性的问题情境。围绕知识设计探索的问题,问题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感觉,是开放性的。由于开放性的问题本身具有多种答案,就意味着他们有多种研究和讨论的方法,提出新问题。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下,学生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与沟通,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体现出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所采取的不同的解决策略,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得出独特的答案。

4.5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首先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其次,教师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提高了学习能力。最后要处理好交流与汇报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好学生一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要充分发挥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

4.6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学生当堂完成活动单的相关训练题目及既定的学习目标,并通过组内评价机制及时反馈评价。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具体内容或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拓展、迁移练习,进一步强化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理解,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的形式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级式评价、激励性评价。值得说明的是,课堂评价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等特征。不同阶段评价的重心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

5.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交往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顾福军,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8( 05):7.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