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

2018-10-20 21:16叶艳琴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趣味性初中化学应用

叶艳琴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学化学教材为例,阐述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化学课堂导课环节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以此希望能给予一线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趣味性;课堂教学;初中化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 0186 - 01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在探讨教学的趣味性时指出,教学趣味性在于能唤醒、鼓励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的让教学过程变成趣味性体验过程。可见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新版初中化学课本教材实验部分尤其注重实验的探究性和趣味性,希望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将与日常生活、日常生产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1.导课环节:以趣味性实验吸引眼球

导课是在任何学科课堂教学中均可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新内容导入能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中[1]。虽然导课环节的方法较多,如实验导入法、温故而知新导入法、化学历史故事导入法、生活实例导入法、悬念设置导入法等,但应用频率最高、应用效果最好的还是实验导入法,且实驗设计能否具有趣味性是关键。大多数初中生对于各式各样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均充满着好奇心。好奇是人类知识获取的根源,获取知识首先必须具有好奇心,因此以趣味性来引起学生眼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好奇心,可使学生快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

如:在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氧气制取》的催化剂教学中,可采用“神奇药水”实验来导入课堂。该实验中教师可先在容量瓶中加入双氧水和洗涤剂,然后拿出一瓶“神奇药水”(注:碘化钾溶液)并加入其中,那么就会出现一种大量泡沫从容量瓶口喷出的“泡沫喷泉”现象。学生们看到如此新奇的趣味性现象,必然对这瓶“神奇药水”充满好奇心,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好奇心来导入课堂教学内容了。当然本堂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操作,即教师分组发放实验用品,在保障实验安全性情况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和思考问题,最终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好奇心。

2.概念教学:以趣味性实验温故知新

趣味性实验应用于课堂教学导课环节,不仅能通过吸引眼球形式来导入教学内容,而且可以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已经学习过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2]。在初中化学中,有很多化学概念可以加入趣味性元素,使化学概念变得新颖,充满趣味性,通过导课环节巧妙引入趣味性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空间,帮助学生回顾已有化学知识来思考问题。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分子与原子》教学中,学生对于酚酞化学性质已经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此时教师就可以设计“酚酞写密信”实验,让学生在“写密码情报”和“解密情报”过程中对酚酞化学性质进行深一步理解。教学片段如下:

引题阶段:同学们,你们在电影、电视中经常会看到采用显影水来收取情报,那么请同学们用老师带来的“显影水”(注酚酞水溶液的棉签:当溶液pH<8.2时为无色)来写你要传递的“秘密情报”,然而让你同桌来“解密情报”。

实验阶段:请负责写“秘密情报”的同学用老师发给你们的棉签在纸上写一句你想对同桌所说(秘密),然后把他吹干,你会发现什么呢?请负责“解密情报”的同学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神奇药水”(注氨水溶液:与酚酞反应显示红色)上面晃动,你会发现什么呢?

其实这个实验中纸上的“秘密情报”由于是酚酞溶液写的,一般来说部分学生们能通过回顾酚酞的化学性质就能知道为什么“情报”会消失,这可以帮助学生们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但对于为什么“情报”在氨水上晃动就能显影并不能理解,这就需要应用到分子和原子的知识来解释了。通过这种趣味性试验导入课程,必能“酚酞写密信”实验成为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阶段。

3.难点教学:以趣味性实验启发思维

著名化学教育家戴安邦老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收获化学知识、观察化学规律、形成知识概念、提升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情景再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近年化学课程改革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有实验操作能力,能通过实验操作中的直观感受来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从这个教学特点来看,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而趣味性化学实验可通过情景再现,为学生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化学反应本质的探讨作出铺垫,能让学生在鲜活生动的化学实验中发生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收获到新知识。

如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单元《酸和碱》教学时,可以设计“三色鸡尾酒”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该实验步骤相对简单安全,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即让学生将紫薯、洋葱、小米菜等蔬菜压榨成汁制成的冰块加入白醋、小苏打、蒸馏水三个高脚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发现加入冰块后,盛有白醋的溶液变成红色,盛有小苏打的溶液变成黄绿色,而盛有蒸馏水的溶液变紫色。其实这个实验原理挺简单,即大多数植物中含有花青素,而花青素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与酸性反应可表现出红色,与弱碱性反应可表现出黄绿色等。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让学生体验到过程,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在实践中收获到新知识。

总之,趣味性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就能在导课环节起到激发学生的求知好奇心的作用,也能在课堂教学环节起到温故而知新和攻克教学难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文兰,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应用探究[J].数理化学习,2013.6 (11):49 - 51.

[2] 吴小清,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剖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7(12):50 -52.

猜你喜欢
趣味性初中化学应用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