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与强化措施

2018-10-21 09:38徐洪泉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强化措施

徐洪泉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城市化建设的水平越来越完善。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在促进人民的日常旅游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简要分析了影响市政工程建设周期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必要性分析;强化措施

引言

市政项目的工期管理,从项目施工开始到竣工,管理的各个阶段直接反映工程的进展,同时工期的长短也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时间,市政项目施工部门应当强化措施,加强对施工工期的调整和管理,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具体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项目的招标和投标具有不确定性,施工工期不合理,对施工工期的监督力度不够,施工工期赔偿不规范,这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展,极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前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工程的有序开展和进度的推进。

1、控制市政施工工期的意义

1.1工期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市政工程项目有一些紧迫感和及时性,缩短施工周期,建设时间的长短通常是决定市政工程成本和利益的最关键因素,短工期不仅可以提高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还也有助于改善项目的社会效益,对群众的影响做到最小化。

1.2工期与自然损耗和无形损耗的关系

设备和建筑物,无论是否使用,都将由风、太阳、雨水和其他自然损失的原因引起。先进的生产和施工设备能够进一步缩短施工的工期,有利于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设备自采购以来就会产生固定损耗,因此工期长短也是决定设备寿命的关键因素。

1.3工期与固定成本的关系

缩短施工的工期,减少施工企业的资金的投入,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施工周期对施工期间的建设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对工期和工程造价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力求达到平衡的施工节奏,达到建设的最佳时间控制点,提高投资生产效益。

2、加强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2.1监督力度较差

相关部门对施工工期的监督力度不够,易造成工期的延误,由于种种原因,专业部门在进行工程进度记录的时候,很难预测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及产生的影响,导致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突發性事件,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这要求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的审查,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将施工过程中软、松、迟、少等误工现象减少到最少。为了维护工程监管体系,保证监理从业人员的质量,提高监理工程的质量,需要建立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现阶段我国在监理方面还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监督管理机制不到位,对于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很多人都没有清晰的认识,造成了很多在岗人员无证,但是有证的人员又不上岗监理,监理市场十分混乱。此外,监理工作的开展和监理队伍建设受到监理培训的工作流于形式化,流程化的不良影响。2.2投标与招标的不确定性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无论是建设单位或其他部门,通常只关注项目的成本,质量,对工期的关注往往很低,忽视了工期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项目施工管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有关部门检查施工期间的合理性也带来了困难,施工管理没有标准,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无法制定施工的工期,一些施工单位报价,没有考虑的时间,施工环境以及员工等问题。

3、关于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强化措施研究

3.1做好施工工程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力量的准备,场地准备,物资准备和技术准备,施工单位要参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方案的讨论,并据此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都必须依照这些进行。对于多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建设的项目,由总包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再由总包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做到逐层贯彻落实,分包单位对总包单位负责,总包单位对承建建设单位负责,形成良好的职能划分体系。施工单位要协助建设、设计单位,为本身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施工人员部署并调整,根据施工建设的特点,组建施工队伍和专业设备,对于特大的工程要组建新的施工机构,以保证工程质量。另外,集结施工队伍,要求尽量满足工程的要求,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安排固定的施工团体。对于生产和生活基地的建设,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搅拌,钢筋、木材和金属的加工,机修厂是生产基地的重要构成。在新建的工业区,必须提前对生产基地进行建设,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加工厂。在已有基础设施的城市建设时,则要根据当地建筑的实际情况,对配件的生产能力进行预估并及时调整,在必要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对于施工人员和基本生活建筑,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已有的基础性建筑,避免临时建筑的修建。最后,对于建筑材料的运输,要将中间的装卸环节减少到最少,对于当地已有的运输方式要充分利用,对于地方建筑材料,要对它们的生产和运输要严格把关,遵守"产、供、运、用"结合应用的原则,对材料的安放地进行合理安排。

3.2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理

工程进度管理方面,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作示范文本和FIDIC条款》中的相关规定,对施工的工期和进度做出调整。达到对工程进度的实时监测和及时管理,要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人员及时勘察。对于建设单位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职权的分配与管理,推动日常质量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使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市政单位要和承包方划清责任界限,在施工建设的工程中认认履行职责,做到细心负责,做好分内之事,不做出超范围的事,各部门之间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同时,市政部门要结合市政工程特点,对进度管理工作制度、决策机制和监督审查机制进行严格的制定,及时协调好各工作部门和组织之间的工作,使各部门的责任明确,并且对多专业、多单位、多部门之间交叉施工的问题进行提前预估,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避免因协调不当的原因,导致管理环节失误,延误工期。最后,在工程投资管理方面,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特点,制定严格的工程经济签证制度和工程量确认投资管理制度及控制措施,划清业主与承包方之间应当承担的费用的界限,对合同变更价款的确认要公正合理,完整地保持最初的记录,以便于上级有关部门对纠纷的审核和处理。另外要设定明确的决策程序,对工程进度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3.3勘察施工现场

勘察现场需要多次进行,这样能够形成一个高度还原的地貌图,这样非常便于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和图纸变更。后期施工过程中也便于监控和管理。以通信和侦察单位及时处理;查看好各类管道,在施工现场做好标记,避免盲目开挖;对原有排水管道取消建设,先行发展调水计划,并把现有用户接入新管道工程;施工现场布局合理,不影响周围的居民,也有利于建设。

结语

总之,对于市政工程的工期缩短,是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佳手段,社会利益也会随之提高,这种两全其美的措施是非常可取的。虽然影响市政工程建设的因素非常多,但是只要将一些可控因素控制好,例如工期。就会降低其资金的浪费。只有业主,施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监督的设计,从设计、招投标、施工准备、对控制的各个方面的所有方面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是合理的。对市政项目进行施工时,做好施工的工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方良妹.简析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工期的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8):24~25.

[2]陈有红.论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J].门窗,2016(5):195+197.

[3]古国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5(1):273.

[4]李少青.浅谈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及措施[J].江西建材,2015(10):157+159.

[5]万磊.市政道路施工的若干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16(8):260.

猜你喜欢
强化措施
浅谈基层水务经济统计工作的强化措施
党群工会政工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强化措施
关于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
试论如何加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措施探讨
关于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
对强化油田会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