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轨道交通轨道铺设施工技术

2018-10-21 09:43范文卓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

范文卓

摘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是完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内容,交通网络规划优化决策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而轨道的铺设是将网络具体现场化的过程。

关键词:轨道交通;轨道铺设;铺架施工

引言:

根据工程特点,一般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土建贯通的断点多,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为确保铺轨关键节点完成,地下线区间采用“轨排架轨法”进行施工;对高架线区间及个别地下线区间道床采用“散铺架轨法”进行施工。

一、轨道铺设过程主要施工技术

1铺轨门吊走行轨的安装

铺轨门吊是洞内轨排、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吊运必不可少的机具之一。为此,对铺轨门吊和走行轨的要求是:铺设及拆除方便、快捷,保证在线路30‰大坡道和400m小曲线半径上门吊走行平衡安全。铺轨门吊一般选择可以根据施工环境的限制进行改装跨距的起吊运输设备,从而满足不同工程施工需要。

在走行轨的的选用上,为便于人工搬运,钢轨不宜太重,为保证走行轨钢轨的支承断面,根据龙门吊吊重时的轴重,一般选用24Kg/m钢轨,走行轨支承点间距为1.0m。

在走行轨铺设方式上采用特制高度可调式钢支墩,龙门吊走行轨一般应超前钢筋网铺设地段进行布设。根据隧道断面及结构底面,钢支墩抽盒底板根据底板面的形状制作成几种不同的结构,可满足各种工况施工的需要。在安装铺轨门吊走行轨钢支墩时,先利用4个M16膨胀螺丝将钢支墩底板固定在隧道底板上或桥面上,再调整钢支墩的高度至确定位置;钢支墩上板采用螺栓与钢轨底板紧固连接.

2、无缝线路施工

无缝线路是使用换铺法铺设长钢轨。铺轨机铺设需要25m工具轨,做好人工拨正荒道,然后完成大机整道后,存放铺轨基地的长钢轨使用长轨运输车运送到施工现场,把长钢轨放在待换长轨的线路道心,长钢人工轨铺设在计划线路上,装车运回换下的周转轨轨排基地再次拼装轨排。单元焊及锁定焊均采用闪光焊,先把500m长钢轨焊接成长度为1000~2000m的单元轨节,在线路经第二次大养达到初期稳定后进行应力放散及锁定焊接形成区间无缝线路。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前应现场量测轨温,采用“滚筒法”或“拉伸器滚筒法”进行应力放散及锁定,并按设计要求设置位移观测标桩。

3、钢筋网的铺设

针对地下线整体道床,钢筋网采取在洞外下料加工,洞内绑扎焊接的作业方式布设。钢筋在轨排井或预留下料口旁捆绑成束,吊入洞内平板车;布设时由洞内龙门吊吊运至铺设地段,一捆一捆分散布置后,人工抬运钢筋散布在道床底板上或隧底填充混凝土面上;人工绑扎固定,调整网格间距,每个钢筋网片以3-4米最佳。按照纵向每间隔两个轨枕的间距,横向在每两根架立钢筋中点按设计各钉入一个胀锚螺栓,并绑扎在底层钢筋上。胀锚螺栓采用YG2型M16×245螺栓,布置时避开结构筋,钉入深度110mm,露出部分与道床钢筋绑扎在一起,当胀锚螺栓无法与道床钢筋绑扎时,可以不与道床钢筋绑扎。道床钢筋网应满足杂散电流专业的要求,每段道床块两端第一根横向箍筋为8mm×50mm镀锌扁钢,镀锌扁钢及道床块中每隔不大于5m的一根横向钢筋与所有纵向钢筋焊接,并保证各纵向钢筋的电气连续。

4、道床预铺底碴

底碴是铁路道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道床道碴层及路基基床表层之间,起着传递、分散列车负荷的作用,并防止底碴及路基颗粒之间互相渗透,既防止了渗水过度,也起到了防冻保温的作用。是铁路道床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一般存在于道床道碴层以及路基的基床层表面之间的位置。在整个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传递或者是分散列车负荷,同时,对底碴及路基颗粒之间的水分发生渗透或者是渗漏,有着一定的预防作用,铺轨前的底砟预铺,用汽车倒运到路基上,机械摊铺,压路机压实(20cm厚),中部拉槽,槽宽60cm,并在中线左侧1.25m处撒一条白灰线,以控制铺轨方向。

5、埋入式长轨枕轨排的组装

轨排组装前须做好配轨计算,并充分满足焊轨的需要,根据设计文件、技术资料及报经业主批准的无缝线路施工设计方案编制轨排表。直线段长度根据各坡度分段计算,配轨时应按钢轨长度和预留轨缝连续计算,并确定曲线始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曲线段长度以外股为依据,配轨按外股钢轨长度和预留轨缝连续计算,并确定曲线始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到曲线终点的距离。同一轨排宜选用长度公差相同的钢轨配对,相差量不得大于3mm。

轨枕按照设计规定数量等距悬挂,前后两块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过渡段轨枕间距按设计要求布置。枕位先用白油漆标于轨腰内侧,曲线段标于外轨轨腰内侧。轨枕应与钢轨中轴线垂直,内外对齐,并根据不同地段组装不同型号扣件。轨排应根据铺设顺序来编号,先铺设者在上,后铺设者在下,顺序装车。

轨排组装在基地组装作业台完成。先将扣件与轨枕组装在一起,再用弹条将组装了扣件的轨枕挂到钢轨上,组装成25m轨排。

二、铺设轨道的安全措施

开工前,对所有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对于从事电器、起重、钢轨焊接、高空作业、电焊工、机械操作司机以及机动车驾驶等特殊工种的人员除了所从事工种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外,还需要经过安全方面专业培训,获得《特殊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开工前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检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措施;安全防护装置在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配齐;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人员有没有经安全教育及培训;施工安全责任制建立与否;针对施工中潜在事故及紧急情况应急预案是否完备等。施工前,应该把施工地点的杂物清理干净;铺设轨道时,把巷道高度比设计高度低的地段找平,对距离短、起伏大的小坡进行找平。施工过程中,阻车器要随轨道铺设的进度配合安装,再投入并正常使用;施工时,低洼处要首先垫平,再进行铺道;在运送轨排,过程中只能用平板车运送,严禁在车上坐人,车速控制不大于2 m/s,安排专人监督跟车。在坡度过大时,为免车倒滑,不可人力推车;作业人员要防止发生意外就不可把头手探到枕木下方,;施工人员保持站稳,传递工具时,要呼叫对方,不准乱扔;调整轨道时,要进行统一指挥,扳道之前要拔开调整方向的道渣,拔曲线时,要道先把曲线两端直线进行拔直后,在调整曲线段。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安全防护员在作业范围的两端进行防护,防护距离不小于800米。在此过程中一定时刻坚守岗位,并保证与驻站联络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遇有特殊情况,及时通知作业人员进行规避。作业人员不得在桥梁边缘行走、观望。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所有人员穿好反光防护服、机具设备贴好反光膜。夜间施工时,要提前备好照明灯具,灯管不得安放在金屬架上,电线要架空使用,高度不低于3米。在规定的作业时间终止之前,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把机具、材料、设备搬运下铁路。并对现场进行反复的清理,确保桥面清洁干净。之后,组织人员从救援通道撤离。

三、总结与展望

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轨道的铺设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序,对整个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应该结合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要,并且充分考虑工程施工中对人们生活的干扰和保证安全的要求进行设计,从而建立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并且能够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仕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存在问题及建议》铁道工程学报;2011(6):77--80

[2]何成才;高伟:《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探讨》科技信息;2009(8):128

[3]魏巍:《城市绿色交通规划探析》中国房地产业;2011(3):215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基于熵权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仿真软件在《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维护》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氢燃料电池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客流预测方法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设置研究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