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2018-10-21 09:43王俊杰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优化措施施工技术

王俊杰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基础公共设施,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施工质量的高低对城市交通的好坏有着直接关系。要想确保城市交通运输的安全,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效率,必须要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水平,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实现预期的施工效果。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1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特征

因为市政道路施工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质量管理来说就增加了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多。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其中工程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需要考虑在内,由于市政道路具有严格快速的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的限制,这对施工质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施工质量容易产生变异。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缺乏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稳定的作业环境,就会造成在施工期间所完成的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因此就会出现施工质量变异的问题。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在检测过程中无法进行解体、拆卸;而且施工工序比较多,对于隐蔽工程,如果检查不及时,就只能在事后通过外观来进行判断,这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也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的控制。

2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第一,市政道路承载力低、寿命短。在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家庭车辆越来越多,经常出现超重超载现象,导致路面混凝土衰变剥脱,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如果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维修,往往会增加维护成本,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加上维护后的市政道路使用强度有所降低,因此如何避免出现需维修的现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第二,施工难度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市政道路安全及质量问题的要求有所提高,但市政道路施工属于一项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要求高的工程,在环境、地形、地质等方面相对复杂,需要综合考虑管线、电缆、交通等因素。针对这种复杂的情形,经常出现与实情不相符的较短施工周期,施工技术水平不高,影响市政道路的安全及质量。

第三,施工管理落后。市政道路施工是需要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等专业人才共同参与的工程,极易因理解不到位、沟通不畅等造成质量问题。有些施工人员不能准确理解施工图纸,加上缺乏施工管理,施工材料管理不严,无法明确分配责任,继而引发严重的质量问题。

3市政道路常见施工技术

3.1软基加固技术

(1)强夯置换法。强夯施工常用的机械有大型附带吊车、重锤、门架、挖掘机,通过机械配合可以大面积施工。施工前应选用试验场地进行夯实试验。针对夯实效果调节夯实能、夯实次数、点位布置等参数。夯实时应先确认夯实前场地的地面高程,第一次与第二次夯实后应填入级配良好的碎石再进行下一次夯实。一般夯实次数为3次,且第三次进行满夯。夯实完毕利用推土机推平场地并对高程进行测量以及检验。深层软基处理是指深度大于15m的软土地基。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有CFG桩、PHC管桩等。CFG桩处理法是指以碎石为骨料,通过与适量粉煤灰、石屑、砂、水泥拌合后形成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半刚性桩体,通过桩体与土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地基增强地基的承载力。

PHC管桩处理法是先预制空心的混凝土构件,在现场进行锤击静压的方法沉入软基中来满足施工要求。又被称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这种软基处理方法效果明显,单桩的承载力优于其他方法,且其单桩的抗弯拉性能、耐久性能、土体贯穿性能都具有良好的优势。

(2)水泥搅拌桩法。水泥搅拌桩法是通过生成搅拌机械将水泥浆或水泥粉与原路段土层拌和,形成水泥土体来提高地基承载力。該方法适用于抗剪强度不小于10kPa、路基填土高度小于7m的路段,其处置深度一般低于15m,对于含水率低于50的软土地基采用湿喷法,当含水率大于50时,多采用粉喷法。

(3)袋装沙井法。袋装沙井法是将透水性良好的沙袋通过打入机械设备打入到软基中,形成竖向排水通道,通过沙袋提供地基的承载力,同时为积水提供排水通路。

3.2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的路面与行驶在其上部的车辆直接接触,承担着车辆运行的压力。道路路面的情况,比如强度、抗压性能以及平整度等,都对车辆的顺利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升市政道路局面的整体性能,确保车辆的通行,应该重视市政道路的施工。针对现阶段市政道路的实际破坏情况,为了确保市政道路路面的汽车通行的安全性,应该对市政道路进行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进行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能够有效的提升局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能,在进行具体施工时,应该重视施工中的关键和要点,确保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

3.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从当前应用实际情况来看,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常用技术形式,在具体操作中主要将碎石和水泥作为施工建设的主要材料,利用水泥水硬性的特点,在其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通过灰浆和碎石的凝固来形成刚性路结构。

(1)摊铺。在摊铺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底层检查工作,处理碾压操作,从而确保基层的压实性和平整性。另外,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还需要进行小样的摊铺处理,做好样板检测工作,提升整个基底施工质量。同时,在模板安装施工操作中还需要进行松铺系数的测试,避免各个版块之间出现变形问题。在混合料的摊铺操作中还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加强对含水量的测试,在含水量测试满足实际工程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碾压施工。在碾压施工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循一边碾压一边压边的施工要求,在碾压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做好路面基石含水量和平整性的检测工作,在出现施工问题的时候要做好及时修补工作。

(2)碾压。在摊铺施工之后还需要开展路面碾压施工。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碾压施工工序包含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的内容。在碾压施工操作中,压路机需要从路面的最外侧向路面中心方向进行。在碾压施工操作中,压路机要根据施工情况缓慢的起动和停止,不能随意停留。

(3)接缝和缺陷的控制。市政公路施工建设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横纵施工裂缝问题,为此,在应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时候需要采取整幅路面施工方式,在出现纵向施工裂缝之后要及时涂抹混合材料。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需要利用电钻电锯来对道路表层进行切割处理,之后对市政路面及时清除。在碎石施工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施工噪声,噪声的出现严重干扰了人们实际生活。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工作要求,在市政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即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活动区域。

结论:

市政道路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但我国有很多市政道路尚未达到其设计的寿命时就已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市政道路迅猛发展时期,施工技术中要做好施工技术质量检验、控制把关工作、基础工作等,积极探索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为推动市政道路的稳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金诗瑶.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7):118+121.

[2]周永桂.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4):273-274.

[3]赵开创,于金鑫.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16):72+74.

[4]王书亮.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思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07):187-188+191+21.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优化措施施工技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