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与群众音乐活动的关系分析

2018-10-21 12:33蒋潞红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关系

蒋潞红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的增加了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使得群众音乐活动不断开展。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与音乐艺术两者间关系密切,应发挥音乐艺术的引导性作用,以此为基础,明确两者间的关系,运用结合实际的方式,推动群众音乐活动的开展,提高群众的艺术审美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音乐艺术与群众音乐活动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以音乐艺术为基础,开展群众音乐活动的方法,以下为详细叙述。

关键词:音乐艺术;群众音乐活动;关系

艺术源于生活,音乐之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同样来源于生活,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推动人力,缺少音乐元素,那么,人们的生活将会缺少魅力,日常生活中,群众乐于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方式,使自身的精神以及情绪得到放松,处于恬淡的、舒适的状态,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环节也离不开音乐这一元素的推动,音乐艺术蕴含着大量的音乐信息,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运用音乐艺术,促使群众积极开展音乐活动,逐步构建良好的、和谐的社会,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一、群众音乐活动的形式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种类越发丰富,每种活动均有独有的特点以及属于其自身的形式,不管从哪一种活动来讲,都应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此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等日常生活中参与、体验音乐活动的途径不断拓展,例如,广播、电脑、KTV、电视以及移动终端app等等,人们的业余文化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特别是部分群众自发组织的艺术活动受到追捧,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群众并非仅将意识停留在听音乐的层面上,而是选择主动演唱,同时伴随着表演等行为。经笔者分析,总结了现阶段群众也有活动的几种主要形式,分别为:重大纪念日、广场文化、文化团体以及节日庆祝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广场音乐表演备受群众喜爱,广场所组织的音乐活动,突破了时间以及地域上的限制,未对参与者提出硬性要求,只需群众喜欢,就可自觉参与,人们也亲切的将之称作没有大门的剧场。在广场中人们可组织各类的音乐活动,例如,舞蹈以及歌唱比赛等等,群众被此类活动深深吸引,从中发现乐趣,在享受音乐与舞蹈的表演过程中,使精神、情绪以及心理得到放松,缓解一天的紧张气氛,达到放松自我的效果[1]。

此外,部分相对重要的节日以及纪念日,人们也会积极开展音乐活动,在此过程中,活动组织将会相对频繁,群众可结合节日的意义,完成音乐活动的组织以及规划等各项工作,通过歌唱节日、歌咏比赛等各类形式,歌颂并赞扬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展现社会繁荣发展的和谐景象。

二、音乐艺术与群众音乐生活的密切关系

从音乐艺术角度来讲,它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密,不管是个人行动抑或是集体活动,无论是普通百姓抑或是高雅人群,都与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具有紧密联系。

在组织种类的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喜爱乐器以及音乐艺术的群众均会主动参与其中,由此可知,人们的生活中,音乐这一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各类的文艺演出环节,同样需要音乐形式的动力支持,缺少音乐,那么将谈不上艺术演出,演出也会缺乏魅力以及艺术色彩,音乐可为文艺演出增添活力,使之更具个性,营造良好的气氛,吸引群众的目光,从而达到组织音乐活动的最终目的。

现阶段,不同种类的群众文化活动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认识,例如,企业、校园、社区以及乡村等,均离不开音乐文化活动,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中,音乐艺术均会全面渗透、始终贯穿,展现通俗的文艺形式和独有的艺术气息。

总而言之,音乐艺术与群众音乐活动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音乐艺术可为群众音乐活动增添艺术色彩,使之更具魅力、活力,而群众音乐活动可为音乐艺术提供载体,两者间相互促进、互为发展[2]。这就要求当地的文化馆,结合群众对于音乐艺术的需求,借助群众音乐活动等形式,体现音乐艺术的独特性,潜移默化的影响群众,发挥群众音乐活动的服务性,提高群众的艺术审美能以及鉴赏力。与此同时,也可展现更多的音乐艺术形式,利于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人才,真正做到艺术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深入群众,通过群众音乐活动的开展,提高其精神文化水平,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发挥音乐艺术的引导性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的群众音乐活动

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备受群众喜爱,特别是青年人员,他们对音乐有着深深的渴望,并喜欢欣赏音乐,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真正懂得音乐艺术的人相对较少,唱好、弹奏好乐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区域范围内的文化馆可结合群众的实际情况,参考其音乐艺术的欣赏水平,通过各类的辅导方式,增强其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与此同时,也可了解相关的演唱技巧以及方法等等,从而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辅导群众参与音乐知识学习以及演唱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运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点带面。设置最为适宜的辅导单位,在辅导单位中应培养并选拔出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歌手,在单位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其正面影响力,而后再针对性的培养十几个亦或是几十个可登台表演的业余歌手,带动本地更多的歌手,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还应积极开展辅导以及演唱活动,体现其辐射以及带动性作用。除此之外,也需培养具有写作能力的作曲人以及作词人,引导其贴近群众,使最终的音乐作品更能为群众所接受,同时,令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群众音乐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提高其思维意识水平[3]。

二,加强基础训练。在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歌唱准确度,与此同时,对乐曲演奏准度进行把控,只有做到准,方可在准的基础上提高水平。可从音乐演奏以及音乐演唱等基础层面着手,首先学习简谱,在此之后,在进入视唱以及听音环节,逐步使群众了解并掌握难度较小的歌曲,达到最佳的歌唱训练效果。

三,从简至繁。事先选择辅导单位,对其中的音乐素养相对较高的人进行培训,而后在教授更多的人,发挥他们的带动性作用,针对性的教唱,为日后的群众音乐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从简单的知识学习,比如,教唱过程中,可首先教授表演唱、独唱以及小合唱,而后在涉及重重、大合唱、对唱以及分部轮唱等等,从简单到复杂,由易至难,使群众对音乐的演奏水平以及演唱方式得以有效控制,从而逐步提高演奏、演唱水准。

现阶段,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部分极其活跃的团体,他们是业余文化活动团,由群众自发组织,在团体组建环节付出极大努力,同时,也深切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之情,他们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中,提高了应用文化活动水平,丰富了文化活动内容,使之更具专业性。基于此,相关的群众音乐活动组织者,可将它们吸收进来,充分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中,使文化节目更加丰富、多元化,同时他们多年的演出经验,使最终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满足群众对于音樂艺术的欣赏需求[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群众增加了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再满足于以往的生活模式,所以,文化馆必须意识到音乐艺术形式的引导性作用,体现音乐艺术的魅力,积极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参与其中,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将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结合区域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特色,利用已有资源,通过音乐辅导、音乐活动组织的形式,真正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群众音乐活动的开展,使人们的紧张情绪得到放松,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可推动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澄明,陈加斌,齐磊等.浙江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艺术百家,2016,16(5):54-59,93.

[2]莱再提·克里木别克,TI Kelimu-Bieke.伊犁河流域哈萨克族阿肯阿依特斯传承方式、传承人及传承场合研究[J].艺术百家,2016,28(6):82-87.

[3]叶美英.群众业余音乐创作团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31(7):208.

[4]单继茹.浅谈音乐艺术与群众音乐活动的重要关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21(1):171-171.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关系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美学与音乐美学的意义和影响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