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2018-10-21 15:32崔振东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工业企业

摘要:文章针对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介绍了监测之前的准备工作,分析了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优化测量方式、修改测量值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够彻底解决厂界噪声问题。

关键词: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值;背景值

噪声按照不同的声源有不同的类型,例如工业企业噪声、交通噪声以及社会生活噪声,其中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则是在工业生产期间形成,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新标准中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也为噪声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规范。但是噪声监测工作实践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出合理的优化对策加以解决。

1噪声监测前准备工作

1.1 监测人员

监测人员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噪声监测质量,所以必须要在监测之前了解厂界噪声监测具体流程,保证监测现场的所有点位必须要配备2名监测人员[1]。此外,作为监测人员也要参与专业考核,考核通过之后方可上岗。为了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噪声监测过程中需要与利益关系人一起进行。厂界噪声监测需要以国家制定的地方标准为准。

1.2 噪声监测设备

第一,噪声监测声级计有非常高的精度要求,必须超过Ⅱ级,且测量范围与测量噪声需求相符。针对不足35dB的噪声建议应用Ⅰ型声级测试仪,如果测量过程中需要对噪声频谱进行分析,那么必须保证仪器性能满足GB/T3241滤波器规定;第二,噪声监测仪无论是应用前还是使用后都要校准,保证灵敏性差异小于0.5dB。声级计也要做好校验工作,在有效期限内进行运用,如此才能够保证测量效果;第三,做好监测设备的定期维护与保养,保证监测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噪声校准仪也是噪声监测中非常重要的设备,Ⅰ级声级计需要应用Ⅰ级声校准仪,Ⅱ级声级计则可以运用Ⅰ级、Ⅱ级噪声校准仪。

2 噪声监测问题

2.1厂界位置问题

工作人员进行噪声监测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厂界位置方面的问题,工业企业地处交通干线旁,为厂界噪声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困难。根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相关规定,通常稳态声源厂界噪声监测规定要在l分钟内完成,期间也要对背景值进行检测,如果差值不足lOdB,必须予以修正。如果厂界地处交通干线两侧,那么背景值主要是从交通噪声中获得,必须要按照规范所提要求进行测量,保证稳态噪声测量时间控制在l分钟,否则将会因为车流量所带有的不稳定性和噪声瞬时性,导致背景值缺乏代表性。测量值与背景值不能同步测量,检测过程中测量值有时会低于背景值,即便测量值超出背景值,这也不能证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如果只是根据规范要求的方法机械的修正与评价,那么将会影响最终监测结果。

2.2监测与背景的差值小

纠正监测结果过程中,有时监测值和背景值之间的差值不足3分贝,规定中要求差值处于3~lOdB方可予以修正,针对差值<3分贝或者无差值的现象,要求如下:噪声和背景噪声值监测过程中,差值不足3dB,这时所得监测结果应用小于测量值与3dB相减的方式进行定性表示。其实该方法并不是非常准确,比如监测值为65dB,背景值为64dB,执行标准是60dB,那么修正值便要表示为小于62dB,但是小于62数据非常多,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

2.3 廠界之间距离较近

与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相关的规定中对厂界位置进行了规定,即测点地处厂界以外lm的位置[2]。如果厂界和其它企业距离较近,那么厂界测点便会在其他企业厂界附近。本底值监测以及附近企业生产是否顺利进行等问题必须要加以解决。背景值主要是除被测声源以外的所有声音,如果测量值符合标准要求,那么无需监测背景值。附近企业噪声并非稳态噪声,这时可以对附近企业声源进行监测。若工业企业位置在工业区内,那么再对企业厂界噪声进行监测将不具任何意义。

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问题优化策略

3.1优化测量方式

针对厂界位置相关问题,提出下面几点建议:第一,将时间段选择在交通高峰期以外,减小背景噪对于测点位置的影响。此外,监测过程中背景与测量值环境尽量在相似的环境下进行,车流量也是如此;第二,变更监测时间。厂界处于交通干线一旁,根据城市环境噪声划分要求,工业企业以及厂界必须要在工作中践行四类区标准,如此一来测量值和背景值都要根据交通噪声测量时间为准,通常以15分钟为宜,保证最终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第三,展开准确的公式计算。如果上述两种方法不能保证监测最终结果准确,那么可以使用公式计算这一方法。针对不同声源声级值进行测量,选择等距离衰减模型,根据气象条件修正值展开计算,计算过程中对多声源迭加这一因素进行合理考虑,重点针对声源厂界以外lm的声级值进行计算。

点声源等距离衰减模型如下: ①,在这一公式中,Lp代表的是距声源r米位置的声压级dB(A);Lw代表点声源声功率级dB(A);r代表评价点距声源径向距离,单位为m;Q是声源指向性因子;△Li则是代表屏障衰减,通常厚壁屏障衰减以及空气吸声衰减等是影响因素[3]。

室内噪声源计算也要对声压级分布以及厂房隔声这两项因素进行考虑,室内声压级计算公式如下: ②,公式中的SPL代表室内墙壁其中一点的处声压级分布,单位为dB(A);SWL为独立噪声设备声功率级;R指代房间常数;r则是室内其中一点距离声源的数值,单位为m;Q是独立声源所代表的指向性系数。当完成其中一个声源Lp计算值后,通过多声源叠加公式便可以获得厂界噪声测量值,计算公式如下: ③、 ④。

3.2 修改测量值

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对测量值提出了相关规定,如果测量值和背景值之间的差值≤lOdB,这时务必要修改最终测量结果。若差值不足3dB,建议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如果监测过程中发现厂界的一侧并没有声源,即企业对于厂界没有任何贡献值,那么测量值纠正便没有意义,应用小于测量值与3dB相减这一方式进行定性表示无法将当时情况如实反映出来。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无需监测背景,使用测量值进行评价,并且阐述具体原因即可。

第二,工业企业厂界一侧发现声源,然而厂界的距离比较远,贡献值也比较小,这时修正测量值难度较高,可以从超标、不超标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1)如果测量值与背景值均符合标准要求,可以使用小于测量值与3dB相减定性表示这一方法;(2)如果测量值与背景值均不符合标准要求,例如某次监测过程中发现测量值为66dB、背景值为63dB,执行标准是65dB,建议使用公式④对厂界噪声值进行精准计算。将计算所得结果当做评价依据。其实背景值是63dB,这时声源计算所得声压级为60.8dB和58.1dB,只有一个达标,使用小于62dB表示缺乏科学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只有解决厂界噪音问题才能够将干扰因素消除,面对噪声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如此才能够将工业企业噪声排放状况反映出来,为我国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邹康,曹燕燕,卢守舟.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66+69.

[2]谷丰.工业排污单位噪声自行监测技术要点[J].绿色科技,2018(04):140-143.

[3]闫函,董克,董新春,许涛,郭东衡.关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思考与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01):41-43.

作者简介:

崔振东(1973-),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猜你喜欢
工业企业
四川工业企业低碳转型路径探析
工业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思考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论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潜存问题及解决策略
构建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的路径研究
对现代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的规范化管理探讨
如何有效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