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10-21 04:46杨建琪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27期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杨建琪

摘要: 随着现在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城乡差距日益减少,农村学生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父母外出务工、父母文化偏低、家庭遭遇不幸等等原因,缺乏亲情的沟通和有效的管理,无法享受和一般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心理上得不到健康有效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化初中学生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一、农村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一)父母外出务工,子女监护缺位的学生

据调查,在农村双亲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约占50%,父亲或母亲一方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占20%,留守儿童父亲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监护就以母亲监护为主,父亲长期不在身边,就会缺少父爱;父母都外出务工,父爱母爱都缺少,监护以隔代监护或亲戚代管为主,甚至是自我监管。一向天真活泼的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爱母爱,既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又要学习,无不感到身心疲被。由于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引导,心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父母不在他们身边,生活无着,学习成绩差,没有父母的关爱,得不到老师的安抚,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自我否定意識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绪的巨大波动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2)嫉妒心理,他们看到周围的其他同学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自己孤单一人,父母亲情的得不到满足,如果老师不关心,得不到其他同学一样的爱,就会产生了嫉妒的心理,这是一种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在中学的学生尤为明显。

(3)孤僻心理,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二)父母文化偏低,教育不当的学生

虽然有些学生父母在家,但是父母不懂教育规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造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这些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成绩,不关注孩子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有的孩子考试没有考满分,回家后还得不到表扬。如果不及格,家长则动口就骂、抬手就打,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长此以往会导致其厌学、叛逆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产生。与之相反,在农村还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孩子放任自流。这些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既不能在学习上辅导孩子,更不会关注孩子的思想状况。

(三)家庭不幸,特殊家庭的学生

有的家庭特困、有的父母有病、有的父母残疾、有的父母离异、有的失去单亲、有的失去双亲等等,诸多特殊情况使得孩子缺乏幸福感、安全感,留给孩子更多的是孤独感、失落感、压抑感、自卑感等。这样的环境使孩子从小就蒙上了一层阴影,过早地形成心理障碍,他们自感不如人、矮人一等,害怕别人了解其家庭情况,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有的学生就养成撒谎的习惯,有的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有些特殊家庭的家长把自己人生的不幸灌输给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过早背上思想包袱。还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看到别的同学有双亲的关爱呵护,失落感、压抑感、自卑感油然而生,这些不健康的心理有可能通过报复他人和社会来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以求达到内心的平衡。总之学校里的问题学生多来自这些特殊家庭。

二、提高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学校应该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配备合格的心理教师,采取专业的知识,配合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3、建立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教育部将对心理辅导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做出统一规定。

(二)外出务工者要重视家庭教育

转变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思想观念,即既要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其亲情需求,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情感依恋需要对他们的成长更为重要。可以通过大力宣传使父母改变那种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重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对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我们应该通过多元互动,加强监护人、学校、留守儿童自身以及社会的互动,来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由此来弥补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缺失带来的不足,通过多方面的情感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正确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发挥个体特长和潜在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关注农村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多的应该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引导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对他们多一点呵护、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热情,让他们拥有愉快的心境,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积极向上的人。

猜你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