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状况分析与改革

2018-10-21 14:17孙小羊任丽丽刘维周
高教学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型考核体系

孙小羊 任丽丽 刘维周

摘 要:民办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因投入、管理、效益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差距的现象,文章通过总结分析调研结果,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以三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改革的情况为例,总结归纳出一些改革措施,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字: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6-0139-03

Abstract: Private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sually have gap between the reality and their goal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applied skills due to factors such as inadequate investment, poor management and profit-driven nature.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e results from research and points out the questions during practical teaching. According to educational mission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applied skills, taking the reform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Sanj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further stat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help improv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applied skills in private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countermeasures

一、概述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向来备受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重视,但随着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发展的实际,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执行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尤其是民办高校问题尤为突出。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仅量越来越大,而且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加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各类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而传统“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体系根深蒂固,一直未能真正的打破,如此形成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不少毕业生选择重新参加社会培训或是转专业就业。

二、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现状简析

通过查阅各大高校的教学计划,走访一些民办本科院校的电子类专业院系,综合分析后发现:目前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以验证性、设计性为主,创新性和综合性为辅的教学安排还占据很大比例。这些传统的实践模式不能与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同步,尤其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代化程度极高、更新淘汰很快,是一个宽口径、复合性的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不足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社会需求为目标”的思想得不到解放。

在国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体系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的事,而是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学校、企业、政府部门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均有分工,不同的国家虽参与要素的职责不尽相同,职责的重心不同,但均自成体系。从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层次等多方面均自成体系。而我们多数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正在执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有许多是多年前的产物,所谓学术型氛围较浓,“大国工匠”精神渗透较少。

第二、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资源不丰富,获取实践经验的途径单一。

調研中发现:许多高校实践模式还是实验指导书,固定格式的实验报告;内容上依旧是规定好的实验项目,规定的实验器材和测试仪器,尤其是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少得可怜,学生自主实验的氛围不强;授课模式仅限于课堂教学,课外实习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按学时完成教学任务就算交差。

第三,实践教学条件、环境有待改善,建设中的重视程度不足。

实践教学条件包括实验室环境建设,设备更新等,还包括实践线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足,主要原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所占比例悬殊很大,理论型教师占比例较高。调研中还发现:在许多应用型高校中,实践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均低于理论型教师。地位上,理论教师是教师,实践教师是教辅,待遇上同级别职称水平也有一定差距。

第四,实践教学评估体系陈旧,缺乏创新的考核机制。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仅重分数,而轻能力考核的制度,往往学生为了个人的成绩或自我的表现,快速的、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实验内容,无故障、无分析,分数较高,如此恰恰忽略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很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

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调研以及我校实践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进行了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方式的重构,实践教学环境的提升和实践师资队伍的加强。

(一)“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由于民办本科学生中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个体差异,所以我们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以三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省级品牌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心为依托,充分利用浙江华为有限公司、中电光伏(南京)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中心+基地”的实践教学大平台,创设层次化、模块化、软硬结合的 “阶梯式”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如图1所示,在实践课程体系中实施层次化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由弱到强依次递增。

上述“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是以综合知识应用、创新意识与思维培养、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为目标,是一套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该体系具有教学目标系统化、教学实施层次化、实验手段现代化、实验管理开放化、创新教育针对性等特征。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我们坚持专业基础技能必备,专业技能必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元可选的设计,采用因人而异、应材施教,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达成实践动手与技术应用能力强、创新意识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层次化的教学实施中,选拨“学有余力型”、“小导师型”学生进入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顶层的项目研发和学科竞赛层次,通过“大师指点”、“系统培训”等环节,进一步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我院为之配套的“DMB数字广播技术研究中心”“微电子神经桥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半社会化的科研应用场所,即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服务。

在考核方式上,打破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各占比例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出勤10%+完成过程30%+完成结果考核40%+报告(试卷20%),其中,完成过程不具体固定时间,给定区域实践时间,如:一学期内完成。完成结果考核环节比较重要,主要是面试考核,考核小组由任课老师、课程建设负责人、督导等组成,每学期固定时间考核,过时则进入下次考核。如:一学期一门课三次考核机会,学生三次均未通过,则进入重修环节。在规定的三次考核中,如此以时间考核第一次的学生成绩相对较高,第二次第三次依次降低,考核接受知识方面能力,只能作为总成绩的一部份。

(二)实践教学环境的提升

由于新的實践教学体系中,每个层次的教学方法上均设定了开放式的学习模式。教学安排中打破统一按班级固定实验时间和内容的传统做法,实行统一与自主相结合的方式,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所以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和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实验室环境改造中,我们利用物联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引入一套智能化的实验室管理设备,实现自动开关设备、远程监控、实时记录、随时查询统计。结合预先设置好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实验时,可实现自动跟踪、自动预判分等功能。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可以通过查询、预约进入实验室,按层次自主选择内容,也可任意拓展、延生,选择自己想要的成绩区间。在开放实验室环境下,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和补做实验,当然需要保障基本的培养目标能力,否则不能通过面试考核。

针对来自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的学生,我们还提出:团队跨学科、创新研究跨主题的思想,让不同专长的,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根据他们的想法和观点选题、立项、开发,学院配备创业创新教师跟踪指导,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从事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从而培养拔尖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三)实践师资队伍的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向学校呼吁:打破传统理念,打通理论型和实践型教师队伍,扭转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所占比例悬殊大、地位和待遇不同等问题。鼓励有实践能力的理论教师进入实验教学线,用理论专长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的建设实施和实际动手,提倡有理论水平的实践线教师进入理论教学线,用实践经验参与理论教学的改革和实施。

我们在实际教学安排中就已经着手打通两者关系。不再区分理论教师是教师,实践教师是教辅,均作为教师系列来安排教学任务,有条件的区分每个老师既能完成理论教学,也要承担实践任务,区分的方式,以年龄为限,或以相对的学术专长为条件等方式分类,原则上所有的中青年教师均需双肩挑。

四、结束语

应用型类的本科高校无论从哪个视角,学校都必须改变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模式改革、人才水平的提高建设,使实践教学体系日趋完善,以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中共十九大时,习主席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正处在关键的转型发展期。通过分析归纳调研结果,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分享一些改革措施,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卞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黎明.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225-226.

[3]胡湘娟,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中国电子教育,2014(3).

[4]梁越.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认识与探究[J].新校园(上旬),2017(05):20.

[5]刘瑞红,齐桂华,苗鹏.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17(11):29-31.

[6]陶玉贵,钱峰,李长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21):147-149.

[7]陈崇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引领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6(04):15-16+18.

猜你喜欢
应用型考核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