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

2018-10-21 07:11白云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高中化学教学培养

白云霞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阶段,本文以研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主要内容,从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两方面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与方法,与化学实践紧密结合。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社会责任感 培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道德缺失,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教育已经由应试教育逐渐转为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在新型的课堂中,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本文中,我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化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之外,使学生更加关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食品,化学与环境等等,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一种途径就是课堂教学。所以化学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到这一点,正确认识化学知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知识学有所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对化学感兴趣,才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学生才能专心地投入到探究化学之中,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述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与差别时,在导入部分,我准备三个玻璃杯,第一个玻璃杯里装适量的茶水,用玻璃棒搅拌后,茶水逐渐变成黑色,然后将变黑的茶水倒入第二个玻璃杯中,茶水又变回了原来的颜色,再将第二杯中的水倒入第三杯中,茶水又变成了黑色。通过做这个实验,学生们已经对茶水变色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此时开始新课的讲解,同学们就会带着兴趣与疑惑学习本节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效率要远远超过原来授课时的效率。又如在学习必修一《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一节时,着重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将STS思想引入教学中,引導学生充分认识氮的合成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并对酸雨等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在课堂当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试验、氮气与氧气放电反应的试验、影响氨的喷泉实验等,经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氮气、氨气、铵盐等化学物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运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化学学科的价值,养成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增强对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抓住化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地方,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形成社会责任感。

2.充分利用化学素材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会穿插着化学的发展历史,讲述化学家们对化学世界的探索与观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随时点拨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了解到化学家们探索物质世界的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勤奋刻苦,善于发现等优秀的品质。在此基础上,通过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形象,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学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我国制碱工业发展的背景及过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垄断制碱工业时,我国资深化工专家侯德榜临危受命,在艰苦的环境下发明了闻名世界的侯氏制碱法,推动我国的制碱工业向前发展,使我国的制碱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事例都使学生领会到科学家们勇于探索,不怕艰辛的精神,同时也了解到了探索过程的艰难,从而增强学生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课外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当中,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1.举办化学竞赛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可以举办化学知识竞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团队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在比赛中,要做到公平公正,比赛要尽量正规,学生自由结成小组,并给出题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准备。知识竞赛不仅是学生化学知识提高的过程,还是学生心理素质成长的过程,答题环节的设置,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使内心更加强大,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在题库内容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题目,最好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们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还不够全面,让学生走出校门,通过社会活动使课本上的知识得到验证,增长见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在学习《环境及环境保护》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情况,以及在处理污水时要注意的地方。参观完成后,让学生对污水处理情况进行总结,探究废水产生原因以及工业废水,废气等的处理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思考,针对目前污染严重的现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结语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之中,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以上是我对于化学教学中关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凌倩.高中化学教学生态教育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7(11):27-34.

[2]常茜.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3):78-78.

[3]张小明.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132-132.

[4]张莉茹.化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5]甘战林.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高中化学教学培养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