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22 11:30顾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病理诊断应用效果

顾平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月-2016年3月间病理科收治的700石蜡切片为研究主体。观察其中350例HE染色技术改进后的染色标本组织学质谱,记为A组,并对剩余350例HE染色技术未改进前的染色标本进行观察,记为B组。对比两组的染色结果。结果:A组中,脂肪组织、骨、子宫内膜、胃镜活检和胃肠肝胆等染色结果与B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病理检查是病情诊断的金标准,而HE染色技术对于病理检查的正确性而言至关重要。所以,应在临床中完善HE染色技术,并采取正确操作,从而提高切片质量,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正确性。

【关键词】病理技术;HE染色技术;病理诊断;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临床病理诊断的使用范围较广,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技师切片、处理质量,医师诊断水平等因素存在较大关联[1]。诊断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诊断结果发生严重偏差。在病理学检查中,常见问题有组织脱水不彻底、标本固定时间过长或过短、试剂浓度不规范等,严重影响到制片质量,提高了诊断难度[2]。制片技术改进是临床病理诊断中的热点话题,有研究显示,HE染色技术的诊断效果较佳。本次研究旨在分析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得到以下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3年1月-2016年3月间病理科收治的700石蜡切片为研究主体。将所有切片进行规范化操作,并进行HE染色,观察其中350例HE染色技术改进后的染色标本组织学质谱,记为A组,并对剩余350例HE染色技术未改进前的染色标本进行观察,记为B组。包括脂肪组织、胃肠和骨等石蜡切片,每组中,脂肪组织94例、骨组织70例、子宫内膜60例、胃镜活检86例,胃肠肝胆40例,对比两组的染色结果。

1.2 方法

B组HE染色方法:将手术室作为临床标本的选择范围,技术人员应保证取材精准,充分掌握不同组织在固定、染色与脱水时间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制片质量。在制作小标本时,应缩短固定与脱水时间,而脂肪组织则需延长固定时间。在给予硬组织切片时,应选用全新的切片刀,保证切片安全性。采用人工染色方法,技术人员应先使用二苯甲进行切片染色中的去蜡工作。每次操作5min,连续去蜡3次。使用无水酒精进行蜡脱水洗操作,分别为无水酒精清洗1min,操作2次;90%酒精,清洗1min,85%酒精清洗1min,自来水清洗2min。用苏木精进行染色,时间为3-5min,再经1%的酸性酒精进行5-10s的分化,用自来水清洗2min,放入稀氨水反蓝。这时技术人员应观察细胞核的染色深度,若深度较浅,则需进行再次分化或是染色。利用伊红液进行30s染色,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用85%酒精清洗20s,90%酒精清洗30s,95%酒精,清洗1min,无水酒精清洗2min。经3次二苯甲透明2min后,使用中性树胶进行封片。

A组HE染色改进方法:标本大小不同,应给予不同的固定、染色和脱水处理,制作过程中应根据标本的具体特点调整制片方法。保证细胞核被染成蓝色,细胞间质呈粉色或桃红色,胶原纤维呈淡粉红色,嗜酸性颗粒呈红色,红血球呈橘红色,弹力纤维呈亮粉红色,蛋白性液体呈粉红色。脂肪组织与骨组织应在烤片完成后进行降温处理,温度以室温为宜,再进行染色,可确保组织不脱落。在染色时,苏木精因多次稀释,其PH值已发生变化。经试验后,可装载30张切片的单个染色架,可在水洗干燥后20s,放入苏木精。染色十架后,应加入2滴冰醋酸,保持染色体的一致性。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加以处理,两组的染色标准率用(%)表示,经x2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中,脂肪组织、骨、子宫内膜、胃镜活检和胃肠肝胆等染色结果与B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临床病理检查中,组织染色质量直接关乎到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的选用。临床操作中,细胞核染色质量决定了染色整体质量,染色组织在物理+化学共同作用下完成,需注重染色中的每个细节[3]。细胞与组织HE染色质量受到取材时间、操作等影响较大,应选用相应方法与工具进行操作,避免发生组织结构变化。此外,被送入检验科的全部组织应立即进行固定,保证组织和活体成分的形态不被破坏,同时避免组织在制片时发生自溶[4]。在组织结构受到破坏或是消失后,制片质量便会大幅降低,因此应在制片全程做好组织结构保护[5]。

研究中,A组的脂肪组织、骨、子宫内膜、胃镜活检和胃肠肝胆等染色结果均好于B组(P<0.05)。可见,在临床中完善HE染色技术,且保证正确操作,可以大幅提高切片质量,促进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合理化发展,可推广。

参考文献

马峰,刘仲祥.病理技术 HE 染色用于病理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7(12):2103-2104.

李玉莲,袁宏伟,徐晓艳等.刚果红染色在臨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7):661-662,670.

董星杏.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4):43-43,44.

杨文英.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5):50-51.

陈志华.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临床医学,2015,9(5):126-127.

猜你喜欢
病理诊断应用效果
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探讨
影响乳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与临床因素研究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3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