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跌倒坠 床的应用

2018-10-22 11:30李俊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跌倒

李俊

【摘 要】目的:探讨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跌倒坠床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共选择208例(例数是否过少)介入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设为对照组(n=104)与观察组(n=104)。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情况,调查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9%(医院要求跌倒坠床合格率不能低于95%),对照组为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3.2±4.59)分,对照组为(87.5±5.04)分,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跌倒坠床事件,增加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介入手术室;跌倒;坠床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介入手术室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工作场所。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大量增加,患者年龄普遍较大,以老龄患者居多,病情复杂,行动不便,意识不清…很容易导致术中跌倒与坠床,引起患者骨折、外伤或内出血,甚至死亡。)对此,本文以208例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旨在探討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手术患者跌倒坠床方面的应用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共选择208例介入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设为对照组(n=104)与观察组(n=104)。对照组,51例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25-78岁,平均(56.1±5.0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55例,23-79岁,平均(55.3±5.28)岁。比较性别及年龄等基础资料,两组患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评估跌倒坠床风险。根据介入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术前,参照评估表,评价患者基本情况,识别坠床跌倒危险因素,高危人员予以标记,并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决定是否需约束固定,采取何种方式上下导管床。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根据手术需要,调整体位,留意意识变化,观察有无恶性心律失常等症状。同时,提前准备好急救药品,保证液路通畅。(2)跌倒坠床健康宣教。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说明跌倒坠床可能造成的危害。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入厕须家属陪同,等待手术过程中无家属陪同时不能随意走动。对于轮椅或平车上的患者,须有家属或医务人员陪同等候。指导患者上下导管床时,身体与双手不能触碰臂托,以免重心不稳跌倒。护士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平躺在导管床中间,叮嘱患者不得自行翻身、挪动,体位不适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术后,患者切勿随意坐起或下床,需根据手术情况与病情,在护士的协助下,合理下床。(3)控制手术室跌倒坠床风险因素。介入手术室内,为患者准备好拖鞋。根据患者身高,适当调整导管床高度,准备脚蹬,在护士的协助下,上下手术床。肢体活动不便患者,护士予以搀扶。病情严重或老年患者,可准备平车或轮椅。移动时,固定好平车或轮椅,并专人守护转移。对于术中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的患者,手术护士须穿戴好铅防护用品始终守护患者身边,确保患者安全。介入手术室内,调整好光线,有序摆放各种物品,清除通道障碍,保持地面干爽、整洁,注重地面防滑。若地面潮湿,及时放置防滑警示标志,并及时处理。安排专人定期检查相关设施,如导管床、平车、轮椅等,若存在安全隐患,须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予以维修,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施正常使用,保证其安全性。室内距离电动门1m处,设置警示红线,平车或轮椅搁置在安全区,固定好前后车闸,防止电动门开关与轮椅或平车触碰。转运患者前,需评估工具安全性,适当调低平车高度。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跌倒与坠床发生情况,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实行百分制,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均录入至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查,()用作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跌倒与坠床发生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跌倒与坠床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护理是医疗服务的构成要素,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是衡量一家医院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引起了各大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普遍关注与重视[2]。介入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入手术室中,跌倒与坠床是常见的非医疗不安全因素,对患者及家庭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对此,加强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是预防跌倒、坠床的有效措施。常规护理属于传统护理模式,是一种被动护理方式,缺乏针对性,内容片面,未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临床应用价值不高。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现代护理模式,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转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主动评价患者病情,全面掌握患者基本资料,制定可行的护理方案[3]。预见性护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根据以往经验,总结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制定一系列可行的预防干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4]。介入手术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评估跌倒坠床风险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跌倒坠床健康宣教,并积极控制手术室跌倒坠床风险因素,预防跌倒、坠床,保证患者生命安。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跌倒坠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据此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手术患者跌倒坠床方面,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许家芝.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患者跌倒、坠床风险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05):78-80.

黄景香,曹宏霞,郭丽敏.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手术室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5):21-22.

孙晶,张雪松,曹玉杰.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手术室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04):137-138.

吕艳.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介入手术室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18,25(01):119.

猜你喜欢
跌倒
病区环境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坠床、跌倒中的应用
力量平衡操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效果评价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多因素评估及干预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中的效果评价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的效果分析
肾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跌倒”以后
住院老年精神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