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治疗中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迷走神经 反射的探讨

2018-10-22 11:30杨美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冠脉全程发生率

杨美华

【摘 要】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心脏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实施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进行比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迷走神经发生率为4.29%,对照组患者迷走神经发生率为12.86%,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迷走神经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迷走神经反射是心脏介入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其临床发病率较低,但对患者危害极大,可在短时间内降低患者心率和血压,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患者手术死亡概率[1]。临床上表现为心动过缓、低血压、胸闷气急、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症状,但患者意识尚清楚,若不及时处理,将对患者将产生不可逆的损害。迷走神经反射与心理因素、疼痛、血容量不足、空腹脏器刺激等诸多因素有关。现有研究明确证实心理因素是患者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占比53.85%[2]。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有效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缓解其不良情绪的刺激,降低迷走神经反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施以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40例,对其中70例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分析讨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实施冠脉介入诊疗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34-69岁,年龄均值(46.8±2.1)岁;实验组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36-68岁,年龄均值(46.9±2.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迷走神经反射的处理

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引导患者咳嗽,头偏向一侧,给予吸氧处理,保障呼吸道通畅。采取头低足高位,给予生理盐水500~1000ml静脉滴注。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静脉推注阿托品0.5~1ml,病情严重者加用多巴胺10~20mg。治疗无明显改善者持续给予补液及多巴胺静注,至心率、血压正常恢复为止[3]。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候诊期间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治疗及手术实施的认知不足,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所以对在导管室候诊的患者,可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职业、学历、生活背景进行评估,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可通过术前宣教,结合书面和视频资料给患者介绍整个介入治疗全过程,这样的方式更直接,比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具说服力,并对其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讲解,取得信任,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可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刺激,增加其治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候诊休息环境。

(2)术中心理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入手术间,自我介绍,简单介绍手术医生和周围环境,解除陌生感。协助安置舒适体位,注意保暖和遮挡隐私部位。给予心电监护、血压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和抢救。术中操作者应尽可能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在患者出现紧张、焦虑、害怕等不良心理反应时,可以与患者交流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注意力。也可以给予积极引导:如深呼吸、闭目养神、想象开心的事情等。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术中有任何不适立即告知医务人员,必要时护理人员可穿铅衣在旁陪伴,给予精神支持与鼓励,或是简单的肢体接触,如握手、抚摸头部来安抚患者的情绪。

(3)拔鞘管时的心理护理。先告知患者拔管时可能出现的不适及疼痛感。在拔鞘管前,护理人员应该认真向患者讲解拔管的方法,指导患者深呼吸,帮助减轻紧张的情绪[4],加强心电、血压、生命体征监,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拔管时动作要轻柔,不要野蛮操作,对穿刺股动脉的患者,不要对动脉穿刺点过于用力压迫,防止因过于疼痛而导致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射。在拔鞘管的同时,护理人员应善于与患者沟通,减少患者的觉察度,并注意观察有无迷走神经反射的先兆:如精神不振、打哈欠、自诉恶心出汗等。介入治疗结束后要告知患者和家属有关康复、配合治疗和服药的注意事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实验组患者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有2例,发生率为4.29%,对照组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有9例,发生率为12.86%,实验组的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结论

精神紧张、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是冠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患者精神过度兴奋,刺激其前列腺素的释放,导致其心率加快,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此外,不良心理还可提升胆碱能神经张力,导致患者小动脉出现扩张反应,从而使其心率、血压下降,进而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因此应充分重视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心理护理[5]。在本次研究中,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事实说明,良好的心理护理确实能降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的作用,对提升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苏波.老年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8):2053-2055.

陈玲玲.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7,15(6):709-711.

冯荣亮,高忠恩,岑庆君,等.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管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分析[J].微创医学,2016,11(3):427-428.

吴培珍.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拔鞘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34(7):90-92.

袁小荣.冠脉介入术患者拔除鞘管时预防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模式探讨[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12(6):28-29.

猜你喜欢
冠脉全程发生率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冠脉CT检查知多少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世园全程票再增新通道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