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设巧问减负增效

2018-10-23 11:35孙喜玲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减负初中数学

孙喜玲

[摘 要]现阶段从中央到家庭,到学校,到教师,甚至到各个部门,都在关注如何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课堂教学的减负更是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抓住教学知识的问题链和学生的心理承受区,以创设良好学习场景、开拓学生学习思维、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为手段,促使学生以自己的思维和眼光主动提出问题为目标而进行设问,既能减轻学生学习上的课业负担,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的有效设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关键.

[关键词]有效设问;减负;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6-0018-03

这样的设问显然是不严谨的.因为直线m、n互相平行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少了这个前提,那么结论显然是不成立的.

教师严谨的设问,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少走弯路,在内容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设问要有科学性,在方法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演绎科学,它的知识体系是非常严密的,面对智力发展处于成熟前期过渡到初步成熟阶段的初中生,教师在设问时,要把数学的严格论证、逻辑性展示给学生,向学生发出的信息要符合数学的科学性.

例如,一个凸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520°,求原多边形的边数.

这里教师要告诉学生“截去一个角”的概念及应该怎样截,因为有很多学生不太清楚“截去一个角”的概念而乱说一气.

教师设问:“同学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一下,一张四边形的桌子,裁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这个问题学生在小学时就常常在探讨.科学地设问,目的之一就是在方法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课堂活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平静中掀起波澜,打破学生思维的抑制状态,促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充沛,继而产生一种“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意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设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通过主动思维而掌握新知识,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更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善于设问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善问促进学生学习,学习又使学生更加善问.

教师的有效设问,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更能使学生从教师的设问中培养良好的数感,以便在今后工作、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能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胡典顺,曹文华,叶珂.设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J].数学通讯,2015(14):17-21.

[2] 张锐,毛耀忠,杨敏.數学探究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9):38-41.

[3] 刘家鸿.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8(Z1):118-119.

[4] 赵玉玲.“问题链”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2012(Z1):88-89.

(特约编辑 安 平)

猜你喜欢
减负初中数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春节已“减负” 送礼根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