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实践课程对“双创”思维培养的作用

2018-10-23 09:58刘曼于磊连大鹏刘万才李建芳
文教资料 2018年25期
关键词:实践课程双创

刘曼 于磊 连大鹏 刘万才 李建芳

摘 要: 创新和教育作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和关键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强调教育事业的优先地位。管理类实践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才能加快教育现代化,不断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才能将高等教育推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管理类 实践课程 创新创业思维

一、管理类实践课程内涵

1.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宗旨,以培养目标为核心,学习者在专业教师和实践老师的指导下,依托实验室、模拟实训场地及企业等实践平台,以实践知识为核心,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特定实验、实习和实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课程[1]。

2.管理类实践课程

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是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服务业管理类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专业发展方向,制定适合其培养目标的实践类课程,创新其实践形式和考核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知识单纯记忆为技能训练和提升,变枯燥接受知识为创造性掌握知识,实现并创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管理的各个环节[2]。

二、“双创”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1.是教育事业创新发展要求的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对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提出的要求。将创新和教育作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和关键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其目的是再次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强调教育事业的优先地位。只有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体制创新,不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将高等教育推入到内涵式发展新阶段[3]。这是对教育事业创新发展要求的又一次升华。

2.是高校改革的重点方向

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新的改革思路和方向,创新创业思维培养是适应未来发展阶段的新技能,只有创新创业思维不断强化,意识不断增强,才能适时转化理论知识为实物,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动力。

3.是对个人素质完善的重要一环

创新创业能力逐渐成为高校和社会必不可少的技能和素质,只有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在众多人群中成为佼佼者,才能赢得竞争力,脱颖而出,成为时代人才。因此,创新创业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深入社会和企业之心,拥有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人也是综合素质完善的群体,是个人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一环。

三、管理类实践课程对创新创业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1.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管理类实践课程的优势即是培养学生转化理论知识为操作能力,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可以根据所学实际动手、实际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被动学习和枯燥接收,学生会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和理论知识的检验,情境的探索和对不足知识的探寻成为学生的主要任务。

2.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当今社会,团队协作能力、合作双赢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团队的力量,进而谋求团队利益最大化。管理类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参与大部分是组队进行,借助一定的平台进行课程的训练和实习内容的演练,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具体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转化能力,只有实践课程落实到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转变学习观念和思维,主动探索、主动接受、主动创新,才能为其奠定基础。

4.利于課程评价的多样化

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提升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即要适时进行评价,对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参与主体的评估,才能激发活力和效力,剔除不合适环节,对环节和方式精益求精。

5.利于教师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和实践老师的指导,教师水平及对教法的应用关系到学生实践学习的效果,教师之间相互沟通,形成教学团队,创新多种方式和方法,并在过程中渗透结合使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学习、实践操作能力,为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四、管理类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实践平台欠完善

目前,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依托的平台还不完善,实践课程的进行还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践课程有些达不到开展要求,便降低目标层次,使实践课程的开展流于形式。

2.管理类专业缺乏双师型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容小觑,但是教师普遍存在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学缘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不匹配等问题,科研转化能力的欠缺也是问题之一,教学内容较理论化、教条化,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4]。

3.管理类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不达标

结合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高校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程和扩大实践环节比重,但是尽管增加了比重,但是还没做好相应的应对策略,没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成功的经验做支撑,课程的设置和比例的提高仅仅是为了响应培养方案调整的需求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需要,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和可量化。

五、基于创新创业思维培养的管理类实践课程改革策略

1.完善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平台

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课程的完善,实践平台的完善是手段之一,只有实践课程相关平台进一步完善才能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场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动力。在此过程中丰富教学案例,完成教学方式革新。

2.大力力度引进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可以拓宽渠道,可以加大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实践,也可去企业挖掘,真正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形成教学团队,完善教师队伍,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

3.适时、科学、合理地增加实践教学比例

培养方案的调整、实践环节比重的增加、实习实践的长短要经过专家的论证,教师要全程参与到培养方案的调整中,使实践课程在学生可接受和可掌握的范围内。不仅如此,实践课程的加入也要科学,时间安排上要合理,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课程学习的进一步凝练和提升,因此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良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2]王丽琼.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模式探索—以ERP沙盘模拟实践课程为例[J].时代金融,2018(06):223.

[3]王前锋,高凯.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搞个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9):193.

[4]胡淼淼.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8):39-40.

猜你喜欢
实践课程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