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配合脐灸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8-10-24 01:39崔新红李秀梅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肌纤维盆底

李 玲,崔新红,李秀梅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产后女性常见病变[1]。 临床以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最为常见[2,3]。 其病因诸多,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其主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4,5],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旨在加强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及功能恢复[6,7]。 产后早期干预,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PFD患者意义重大[8]。为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笔者对所在医院接诊的220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分两组进行了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为产后6 W复诊时通过SOKO 900Ⅲ盆底康复诊断治疗仪进行盆底肌力筛查确诊。产妇为肌力0~2级。年龄 20~43 岁,平均(27.83±1.45)岁。排除各项禁忌证,随机分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指导产妇进行Kegel运动训练。产妇仰卧双腿稍屈膝,缩肛运动,单次持续5~8 s,tid,0.5 h/次,共 6 W。治疗组采用 SOKO 900Ⅲ盆底康复诊断治疗仪给予生物反馈配合中药脐灸治疗,药物选用《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打粉,方药组成:黄芪15 g、白术10 g、党参15 g、当归6 g、陈皮 5 g、柴胡5 g、升麻5 g、炙甘草5 g,以上药物打粉混匀,每次取11 g,米醋调成糊状,填塞至肚脐,患者仰卧位,艾灸盒置于药末上,施灸1.5 h,灸后用脐贴固封脐中药末,24 h自行揭下,温开水清洗脐部,1次/W,共6次。对所选产妇进行肌力及疲劳度测定,生物反馈训练产妇Ⅰ类和Ⅱ类肌纤维收缩(Ⅰ类肌纤维收缩10 min/次,Ⅱ类肌纤维收缩15 min/次,2次/W,共 6 W)。

1.2.2 评估方法 治疗前后,对两组产妇肌力及肌纤维进行评估测试。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Ⅰ、Ⅱ类肌力及疲劳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Ⅰ、Ⅱ类肌力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同组Ⅰ、Ⅱ类肌疲劳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各项指标对比,治疗组Ⅰ、Ⅱ类肌力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疲劳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Ⅰ、Ⅱ类肌力及疲劳度情况比较(x±s)

3 讨论

研究表明,妊娠和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4],妊娠期体内内分泌的变化使分娩时松弛激素释放,会损伤盆底肌,最终出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问题[9],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为主[2,3]。 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产后应尽早实施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10,11]。 常见的方法有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盆底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等。目前各种保守治疗方案已受到学者及患者的广泛认可。PFME通过自主性收缩肛提肌锻炼,提高盆底肌群协调运动功能,主观性强,缺乏客观指标;生物反馈法是收集阴道压力和机电信号,通过声音和视图进行反馈,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组织及肌群运动[12]。配合中药脐灸,应用“补中益气汤”药粉,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以补中益气,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3]。中医学认为,产后气虚,中气不足,故容易脏器脱垂,“虚者补之”“陷者举之”,疗效显著。

有研究显示,产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均可有效提高产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肌力[14]。笔者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产生相互协同作用,促进功能恢复。生物反馈配合中药脐灸治疗,能更有效提高产妇肌力,改善疲劳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肌纤维盆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武定鸡肌纤维特性形成规律研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